近日,包頭市民小李因甲狀腺疾病前往醫院治療,醫生開出藥方,囑咐小李今后不能再食用加碘鹽,并出具了證明,小李據此可以購買到“無碘鹽”。
一石激起千層浪。“以后不能再吃加碘鹽了,否則會得甲狀腺疾病”、“我們吃了這么多年的碘鹽,碘早就補夠了”,這樣的說法在小李周邊流傳開來,其家人還千方百計托人,去買一些無碘鹽。
我們真的不需要碘鹽了嗎?鹽還有哪些秘密?
包頭市中心醫院內分泌科主任寧濤告訴記者,“碘鹽不能停,必須要長期堅持食用”。
寧濤對記者說,近幾年甲狀腺疾病的發病率特別高,甲狀腺結節、甲狀腺功能低下、甲狀腺囊腫等病人在逐年增多,但是由于癥狀不太明顯,門診中有接近一半的患者并不知道自己患病。“很多患者都是在每年的例行體檢中,才意外發現自己有甲狀腺結節的,幸好其中很多都是無功能的良性結節”。
不過,盡管甲狀腺疾病發病率有攀升的趨勢,“但目前尚沒有證據表明,甲狀腺疾病的高發與食用碘鹽有直接關系”。
寧濤告訴記者,在甲狀腺的多種疾病中,只有甲狀腺腫是由缺碘所導致,需要補碘,其他的甲狀腺疾病是不需要補碘的。“我們臨床上有很多的病人,一聽說得了甲狀腺疾病了,先就回去買一堆海帶備上,這是錯誤的,這種情況下千萬不能補碘,因為高碘對甲狀腺也是有危害的”。寧濤解釋說,甲狀腺激素的原料就是碘,缺了碘甲狀腺就由激素合成了,容易導致甲狀腺腫,但是如果碘攝入量過高,則可以導致甲亢。
那么,甲狀腺疾病的高發跟什么有關呢?寧濤認為,很可能與跟現在生活壓力加大,生活節奏加快有關。甲狀腺疾病更青睞女性,隨著社會競爭激烈、壓力增加及環境等因素,越來越多的年輕女性被甲狀腺疾病所困擾。
從七十年代內蒙古的巴盟地區被定為地方性甲狀腺腫以來,我們內蒙地區就開始食用加碘鹽來預防這種地方病。寧濤告訴記者,所謂地方病,即一個地區某種疾病兒童的發病率超過了10%,就可以判斷為地方病。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內蒙地區處于高原地區,自然環境里包括空氣、土壤里面所含的碘元素本身就非常少,加之遠離沿海,海產品食用不足,所以才會有反應性缺碘的問題,只能依靠因為被動性補碘來解決。
包頭包頭市鹽業分公司鹽業科科長嚴亞川向記者介紹,在包頭市疾控中心與鹽業公司長期的消除防治下,目前包頭“已經達到了階段性消除目標,也就是基本消除”,但需要注意的是,碘缺乏癥很容易就復發,“如果三個月內不持續進行有效的補碘的話,缺碘癥就會復發”,所以食用加碘鹽、消除碘缺乏病還是需要長期地堅持下去。
“的確如此,中華醫學會聲明里也是這么說的”,對這個說法,寧濤表示了肯定。不過,她告訴記者,之所以要長期堅持食用碘鹽,除了易復發的原因外,攝入量仍然不足也是一個問題。她解釋說,由于人們在生活中食用碘鹽時存在這樣那樣的誤區,導致了碘攝入量不僅不會有超標或者有碘中毒的危險,反倒還是有不足之虞。
寧濤說的誤區,包括在炒菜做湯時,家庭主婦們喜歡在高溫時加入碘鹽,導致碘的揮發。據了解,炒菜爆鍋時放碘鹽,碘的食用率僅為10%,中間放碘鹽食用率為60%,出鍋時放碘鹽食用率為90%,涼拌菜時放碘鹽食用率就可以達到100%,因此她建議大家最好在菜出鍋時再加鹽。還有一個常見的問題就是,人們喜歡在容器內敞口長期存放,或者儲存在透明的玻璃瓶內,但事實是,碘鹽如長時間與陽光、空氣接觸,也容易揮發掉。所以最好是放在有色的玻璃瓶內,用完后將蓋蓋嚴,密封保存。
“關于這個方面,我再給補充兩點”,嚴亞川說,還要建議廣大包頭市民不要儲存鹽,要少量購買及時食用,吃完再買,因為碘酸鉀在熱、光、風、濕條件下都會分解揮發。另外,忌加醋,因為碘跟酸性物質結合后會被破壞。“據測試,炒菜時如果同時加醋,碘的食用率即下降40%~60%。另外,碘鹽遇酸性菜(比如酸菜),食用率也會下降”。
寧濤最后總結說,要不是因為現在物質流通方便,內陸地區也能吃到像海帶啦,海藻、帶魚、紫菜、鮮貝、海蜇等碘含量非常高的海產品的話,“長期補都補不夠,怎么能停呢?”
盡管我們仍然需要長期食用加碘鹽,但是鹽的攝入量還要少,這樣才會更加健康。
寧濤告訴記者,鹽與人體的健康密切相關,鈉離子是人體電解質平衡的一個重要成分。但是寒冷地區,比如內蒙地區、東北地區食用鹽的一個特點就是攝入量太高,她舉例說,“就拿一個細節來說,每天早上人們出去吃早點買個焙子,焙子本身就含有咸味兒,你還要夾個茶葉蛋,茶葉蛋也是咸,就這還不夠,很多人還要再加上一堆咸菜,碘倒是補上了,但鈉的攝入量卻超標了”。而長期高鈉鹽飲食納鹽會增加心臟的負荷,導致高血壓和心腦血管疾病。“內蒙地區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非常高就跟鹽的攝入量太多有直接關系”。因此,她建議大家在日常的飲食中,每人每天鹽的攝入量要控制在6克~10克左右。代謝性病人,如高血壓患者以及糖尿病病人,一般要求是在六克以下。
寧濤還提到,如果有條件的話,可以選擇一些低鈉鹽。低鈉鹽是當今逐漸興起的新一代食用鹽,是用三分之一的氯化鉀代替了氯化鈉,由于導致咸味的是氯離子而非鈉離子,所以咸味兒沒有減淡,但是鈉離子含量減少了,可避免在食用普通食鹽時由于對鈉的過多攝入而引起心腦血管方面的疾病。而高血壓病人、糖尿病患者,吃點低鈉鹽相當于變相地吃降壓藥了。
不過,也不是所有的人都適合吃低鈉鹽的。寧濤提醒大家,因為低鈉鹽里面鉀離子的含量增加了,尿排不出去、腎功能不全、腎臟有病的人是不能食用低鈉鹽的。因為高鉀排不出來,容易造成高血鉀,導致心律不齊、心力衰竭,嚴重的可能還得需要透析。所以臨床病人能不能食用低鈉鹽,最好還是要聽聽醫生的建議。
據了解,在食鹽中使用添加劑以增進人們健康的想法可以回溯到上世紀20年代。那時美國和瑞士已經開始在食鹽中加入碘,以抵抗“甲狀腺腫大”。加碘鹽為其它添加劑鋪平了道路。在1955年,瑞士開始向鹽中添加氟化物,以防止齲齒。很快,人們開始嘗試更多人工合成物質,如防治瘧疾的氯喹、DEC等等。
而如今在中國的鹽業包頭市場上,涌現出了大量的功能性鹽,也是在碘鹽的基礎上加入了其他的物質,以達到不同的保健功效。
嚴亞川告訴記者,在包頭包頭市場上,大約有十六種功能性食用鹽。比如竹鹽,這種鹽是將優質日曬海鹽裝入三年生的青竹中,以天然黃土封口,以松木為燃料,經1000℃~1500℃高溫煅燒后提煉出來的精加工鹽產品。對于重金屬細菌、病菌、病毒、毒素、宿便等毒素能夠起到一定排解作用,而且礦物質含量豐富,微量元素全面均衡,有助人體全面吸收。其最明顯的特征就是具有抗氧化性,可以延緩衰老,比較適合女同志吃。低鈉菌菇鹽是以無碘鹽為原料,添加氯化鉀、復合調味料、碘化鉀而制成,主要成份源自菌菇基料,具有去澀去苦、低鈉美味、咸鮮合一的特點,在烹飪過程中無需另加食鹽和味精,尤其適合做湯和拌涼菜。更講究的一點是,可以選擇澳洲精選海鹽,它是以澳洲日曬海鹽為原料,經過粉碎、洗滌、篩選、加碘而成。如果患有季節性過敏癥和哮喘的人,可以嘗試使用海鹽治療,喝下一杯水后將這種鹽放在舌頭上可以促進呼吸清除肺部粘液。經常使用的海鹽甚至可以取得和處方吸入器一樣的治療哮喘的效果。很多自然理療師也用海鹽替代治療抑郁癥患者。它還能幫助刺激腎功能,有助于把體內過多的酸通過尿液排出體外,可以讓身體PH值保持正常水平。
4月11日至12日,由廣東省醫師協會甲狀腺專業醫師分會與廣東醫科大學聯合主辦的粵港澳甲狀腺疾病大會暨松山湖甲狀腺疾病診療新進展研習班在廣東東莞松山湖舉行。會上,“中國甲狀腺疾病數智聯合體”與“廣東醫科......
網上有一段話,暴躁會留在子宮,壓力會留在肩頸,郁悶會留在乳房,委屈會留在腸胃。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普外科副主任醫師任家俊表示,生氣會留在甲狀腺里。《生命時報》綜合多位專家觀點,解析情緒是怎樣......
高質量的數據標注是人工智能(AI)模型能夠準確學習和模擬專業病理診斷過程的基礎。近日,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細胞分子診斷中心研究團隊牽頭開發一款名為ThyroPower系統(甲狀腺細胞學AI輔助診斷系......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5/523055.shtm每年5月25日所在周,是國際甲狀腺知識宣傳周。今年23歲的小陳來自四川涼山,大約半年......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樸海龍等與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上海癌癥中心嵇慶海教授、史榮亮教授團隊合作,整合利用蛋白質基因組學和代謝組學技術,運用生物信息學及機器學習方法,從基因突變、轉錄表......
探索醫學領域的疆境,不僅僅是一門學科的發展升級,同時更是最大限度滿足患者對生活質量的需要及對生命的渴求,因此,醫學也是一個奇跡倍出的科學。近日,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簡稱華西醫院)在頭頸部器官移植領域創下......
近日,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內分泌代謝科團隊在甲狀腺相關眼病治療方案研究方面取得進展。相關成果以《兩種靜脈糖皮質激素方案治療甲狀腺相關眼病的隨機對照試驗》為題在線發表于《臨床內分泌和代謝雜志》。甲狀......
隨著民眾健康意識的升高和健康體檢的普及,甲狀腺疾病發現率和發病率日益增多,隨之而來的診療規范和困惑也與日俱增。為此,上海市衛健委于2017年正式批復了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掛牌成立上海市甲狀腺疾病研究中心......
當前,全球約有7.5億人患有甲狀腺疾病。彌漫性毒性甲狀腺腫是甲狀腺功能亢進的主要疾病表型,屬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在人群中的總發病率約為1%,但目前臨床上還沒有很好的治療手段。8月8日,《自然》發表了中科......
電影《寄生蟲》中飾演“妹妹”一角的韓國演員樸素丹,在一次體檢中被診斷出甲狀腺癌,目前根據醫護人員的建議已經完成了手術。剛滿30歲的樸素丹憑借電影《寄生蟲》,已拿到多個獎項,最新主演的電影也即將上映。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