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為何說加氯法消毒是最普遍的水質消毒法?水的消毒方法可分化學和物理的兩種。物理消毒方法有加熱法、紫外線法、超聲波等法。化學方法有加氯法、臭氧法、去重金屬離子法以及其他氧化劑法等。其中以加氯法使用最為普通,因為氯的消毒能力強,價格便宜,設備簡單,余氯測定方便,便于加量調節等優點而得到廣泛應用。日常生活中的自來水、游泳池水以及大部分的工業用水消毒處理大都采用加氯法消毒。
2、什么叫余氯?余氯控制量有何特別意義?在水處理中的加氯量包含二個部分:一部分是實際消耗的需氯量,即這部分氯在殺滅水中的細菌與微生物,以及與有機物的反應過程中被消耗掉了,另一部分是剩余的氯量,剩余的氯量就叫余氯。加氯法消毒需要水中存在一定濃度的剩余氯,因為它可以抑制水中殘存細菌的再度繁殖,保持持續的殺菌能力,防止水污染,但是,余氯量過大,也會對人的皮膚有刺激作用,并且會產生對人體和環境有害的化合物。因此,加氯量的控制就是對余氯量的控制,這是國氯法消毒中最重要的工藝要求,而余氯量的測試就是這種要求的最直接體現。
3、為何說電極法測試余氯是最簡單的測試方法?傳統的余氯測試方法主要有分光光度法和比色法,這二種方法的缺點是:需要5種以上的試劑和溶液測試精度受樣品的顏色和渾濁度的影響。因此,這些方法需要專業的實驗人員操作,程序復雜時間長,難于在野外和現場進行測試,而電極法測試只需一粒試劑藥片,幾分鐘時間,一個普通的人根據說明書要求就能熟練操作,而且測試結果不受溶液顏色和渾濁度的影響。所以在余氯測試的各種方法中,電極法是最簡單和的方法。
氯在水溶液中非常不穩定,特別是在濃度較低時,含量會迅速減少。受到陽光和其他強光的照射或受到攪動,氯的還原速度會加快。因此取樣后不能貯存,必須立即開始氯的測定,同時避免光線照射和攪動水樣。在測定過程的所......
在3月11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生態環境部應急辦主任趙群英在答記者問時說,從飲用水源地的監測結果來看,受疫情防控開展消殺工作的影響,余氯有檢出,但監測濃度均低于自來水水廠出水水質標準。疫情......
近日,生態環境部通報了全國醫療廢物、醫療廢水處置和環境監測情況。截至2020年3月3日,全國醫療廢物處置能力為5948.5噸/天,相比疫情前的4902.8噸/天,增加了1045.7噸/天。其中,湖北省......
因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影響,從供水、排污等生活中的個方面都加大了消毒的力度,這些消毒劑很多通過市政管網流入了污水處理廠,導致進入污水處理廠的消毒劑的量大增,而這些消毒劑的主要使用的是氯系消毒劑,從指標上......
隨著氣溫的持續升高,游泳場所逐漸成為市民避暑納涼、休閑健身的好去處。為進一步規范全市游泳場所的經營行為,防止介水傳染病傳播流行,保障市民的身體健康,根據《國家衛生計生委辦公廳關于印發2018年衛生計生......
最近,網上流傳稱"自來水余氯(漂白粉)加熱后會產生致癌物質",傳言讓人們再次對自來水產生疑慮。昨天,記者就此核實時,專家指出自來水中的余氯含量很微量,不會給人體帶來危害,也沒有此方面直接的流行病學證據......
一篇題為《自來水余氯(漂白粉)的危害有多大?你全家喝的水安全嗎???》的網文,上周末開始在微信上熱傳,對燒開水、余氯致癌等進行了"科學"描述,讓一些市民......
據臺灣"中央社"消息,日前臺北市有議員質詢指出,臺北自來水處(簡稱北水處)提供的余氯檢測試劑含有可能致癌成分聯甲苯(OTD),對此北水處已停送檢測試劑。臺灣官員表示,在自來水中加入適量的氯來殺菌是必要......
在加氯消毒的管網生活飲用水中,應保持一定量的游離性余氯。加氯消毒30分鐘后,水中游離性余氯的含量不應低于0.3mg/L,管網末梢水中游離性余氯的含量不應低于0.05mg/L,由此判斷被檢水樣是否經過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