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我們會聽到這樣的說法:“某某病只會遺傳給男性”、“母親有這種病會遺傳給孩子,父親不會”等等。其實,這種“挑”性別的遺傳病是因為遺傳病有關基因位于性染色體上,這種遺傳病就是性染色體遺傳病,遺傳方式就是性染色體連鎖遺傳。
因為男性的一對性染色體形似XY字母,女性的形似XX字母,生物學家們就將兩種性染色體稱為X染色體、Y染色體。
X連鎖隱性遺傳
目前已知的性染色體致病基因大部分都在X染色體上。如果這些基因的性質是隱性的,并隨著X染色體的行為而傳遞,這種遺傳方式就稱為X連鎖隱性遺傳。
為了方便區分,這里我們用B和b來表示顯性和隱性致病基因。根據前面所述,我們知道X連鎖隱性遺傳病在XbXb情況下會發病,女性有兩條X染色體,如果一位女性處在XBXb狀態,遺傳病不會顯示出來,她是致病基因攜帶者。但是,這個致病基因b就像一個挑剔的孩子,不肯住在Y染色體上,而男人只有一條X染色體,Y染色體上沒有辦法攜帶致病基因b,也不能攜帶B。致病基因b沒了B的“壓制”,只要住在男人的X染色體上,就會讓主人發病。
紅綠色盲是常見的X連鎖隱性遺傳病,表現為難辨別紅色和綠色。民間有說法認為,如果父母中有人是色盲,生下的女孩幾乎不會是色盲,生男孩就會是色盲,這說法是否正確呢?
假如一個紅綠色盲的男子(基因XbY)和正常的女子(基因XBXB)結婚了,生下一個女孩,這個女兒從父親那里得到一條帶著b基因的X染色體,從母親那里得到一條正常的X染色體,她的基因就是XBXb,表現為正常的致病基因攜帶者。但是,如果他們生了兒子,就幸運多了,因為父親只能給他Y染色體,而他從母親那里接受的是XB,所以他及他的后代都是正常人。
繼續假設,前面提到的那個攜帶致病基因的女孩,也就是他們的女兒(基因XBXb)嫁給了正常的男人(基因XBY),他們的下一代如果是兒子,就有一半的可能患上紅綠色盲(XbY),如果是女兒,表現就都很正常,只不過其中一半是致病基因攜帶者(XBXb),一半是毫無壓力的完全正常人(XBXB)。所以,色盲是“父傳女兒,母傳兒子”。男性患者遠多于女性患者,可能出現隔代遺傳,這些都是紅綠色盲的表現。
X連鎖顯性遺傳
如果位于X染色體上的致病基因是顯性的,這種遺傳方式就稱為X連鎖顯性遺傳,對應的疾病稱為X連鎖顯性遺傳病。目前所知的X連鎖顯性遺傳病數量比較少。因為男性只能把Y染色體給兒子,所以男性患者只能將致病基因傳給女兒,不傳給兒子。而且,只需要一個顯性基因就能讓人得病,有兩個X染色體的女性在這里就首當其沖了,女性患者多于男性,大約為男性的2倍。
例如,抗維生素D佝僂病就是一種X連鎖顯性遺傳病。如果男性患者與正常女性結婚,所生子女中,兒子全部正常,女兒全部發病;女性患者與正常男性結婚,孩子正常和患病的幾率都是二分之一。
Y連鎖遺傳
如果致病基因位于Y染色體上,并隨著Y染色體而傳遞,就只有男性才會患病。這種類型的遺傳病很罕見,如果一個家族出現男性大量患病,就需要引起警惕了。
對罕見病患者而言,越早確診越有治愈希望。國際罕見病研究聯盟第二個十年計劃(2017-2027)的首要目標就是“讓所有罕見病患者在就診后的一年內獲得精準診斷”。在大語言模型快速發展的今天,這一理想正在照......
7月8日,西南大學教授代方銀團隊首次獲得了家蠶W染色體完整基因組序列,并揭示了鱗翅目昆蟲W染色體起源與進化新機制。相關研究成果近日發表于期刊《科學進展》。家蠶性別的決定機制一直受到科學界關注。以家蠶為......
“我可能無法看清這個世界,如果我將來有孩子,他是否也會是這樣的命運……”5月19日,中信湘雅生殖與遺傳專科醫院聯合湖南光琇醫院等醫院的專家,為湖南省特教中等專業學校的視障學生帶去一場名為“積極優生·守......
根據1月11日發表于《通訊-生物學》的一篇論文,研究人員在5名古人類身上發現了一些已知最早的性染色體綜合征病例。“想想這些人在整個人類歷史上都存在,他們也是社會的一部分,就很有意思。”論文通訊作者、英......
6月5日,記者從南方醫科大學獲悉,該校公共衛生學院、熱帶醫學研究所教授陳曉光等科研工人員揭示了媒介蚊蟲性別決定的新機制,為遺傳防治媒介蚊蟲及其傳染病提供了重要理論基礎。相關論文發表于NatureCom......
近日,發表在《ScienceAdvances》上的一項最新研究中,來自費城兒童醫院和普林斯頓大學的研究團隊在21個獨立家庭中發現了一種與神經發育異常相關的新型遺傳疾病。這種尚未命名的疾病是磷酸化絲裂原......
“惻隱之心,人皆有之。”自古以來,人們就十分關注社會交往中的將心比心、換位思考、推己及人。在心理學中,這種感知、理解、分享他人情緒狀態的能力被稱作共情。長期以來,許多人認為,女性具有敏感、細膩、善解人......
大多數類型的癌癥在男性中的發病率高于女性,原因尚不清楚。最近在線發表于美國癌癥協會同行評審期刊《癌癥》上的一項研究結果表明,原因可能在于潛在的生物性別差異,而不是與吸煙、飲酒、飲食和其他因素相關的行為......
平均而言,澳大利亞的女性生物醫學研究人員獲得的資金少于男性同行。圖片來源:LisaMareeWilliams/Getty根據一項分析,在澳大利亞最大的贈款獎勵計劃中,男性獲得的醫學研究資金份額高于女性......
近期,我國科學家團隊在單細胞層面揭示了性別與衰老對外周血免疫細胞的影響,研究成果發表在《美國科學院院刊》(PNAS),標題為“Effectsofsexandagingontheimmunecell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