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資料】
男性,65歲,農民
【主訴】
男性,65歲,農民
左眼脹痛,視物不清3天
【現病史】
患者三日前傍晚時分,看手機時,感覺視物逐漸不清,休息后無好轉,霧感加重,同時伴有眼漲,眼疼,同側頭疼,惡心嘔吐,急診至我院急診擬:頭疼待查”,予神經內科就診,行頭顱ct均未見異常,請我科會診,查見左眼角膜水腫,瞳孔大,眼壓40mmhg,遂擬雙眼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收治我科,病程中,患者飲食差
【既往史】
一般健康情況:健康,疾病史:高血壓病史,無傳染病史,無手術外傷史,無地方病居住史,無疫區接觸史,無吸煙史,否認家族性遺傳病史
【查體】
T:36.5℃,P:78次/分,R:19次/分,BP:130/100mmHg。全身體檢:發育正常,營養中等,神志清,步入病房,自動**,查體合作,全身皮膚黏膜無黃染及出血點,淺表淋巴結未觸及腫大,頭顱五官對稱,眉毛無脫落,眼球活動自如,耳鼻對稱無畸形,未見異常分泌物,唇無發紺,咽無充血,扁桃腺不大,頸軟,氣管居中,甲狀腺不大,胸廓對稱無畸形,雙肺呼吸音粗,雙肺未聞及干濕性啰音。心前區無隆起,心尖搏動在左鎖骨中線第5肋間外側約2cm,叩診心界無擴大,心律65次/分,律齊,各瓣膜聽診區未聞及病理性雜音。腹平軟,全腹無壓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觸及,腸鳴音正常。脊柱四肢無畸形,各關節活動正常,雙下肢無水腫。生理反射存在,病歷反射陰性。 專科體檢:右眼:視力:0.8,結膜無充血,角膜清,前房周邊淺,瞳孔直徑3mm,光反射靈敏,眼底視盤c/d:0.4,眼壓21mmhg,左眼:視力:0.1,結膜充血(+++),角膜霧狀,前房周邊淺,瞳孔直徑5mm,光反射消失,眼底視盤c/d:0.4,眼壓35mmhg
【輔助檢查】
血常規,血糖,術前五項,核酸檢測,肺部ct未見明確異常房角檢測檢測:右眼窄2,左眼窄1, oct:右眼房角夾角10度,左眼5度左右眼壓:右眼:21mmhg,左眼38mmhg(nct)
【初步診斷】
雙眼急性閉角型青光眼(左眼急性發作期)
【診斷依據】
1.左眼脹痛,視物不清3天 2.專科體檢:右眼:視力:0.8,結膜無充血,角膜清,前房周邊淺,瞳孔直徑3mm,光反射靈敏,眼底視盤c/d:0.4,眼壓21mmhg;左眼:視力:0.1,結膜充血(+++),角膜霧狀,前房周邊淺,瞳孔直徑5mm,光反射消失,眼底視盤c/d:0.4,眼壓35mmhg3房角檢測檢測:右眼窄2,左眼窄1,oct:右眼房角夾角10度,左眼5度左右眼壓:右眼:21mmhg,左眼38mmhg(nct)
【鑒別診斷】
1.虹膜睫狀體炎:表現類似,多件年輕人,眼疼,視物不清,多有粉絲關節炎病史,鑒別診斷主要依靠專科檢查:角膜不水腫,kp(++),前房房閃(+),大量滲出物,瞳孔小,可有黏連,眼壓不高可鑒別 2.急性結膜炎:多急性起病,可有眼紅,眼疼,大量分泌物,角膜可有點狀缺損,眼內一般無異常,眼壓不高可鑒別。
【診治經過】
入住我科,予甘露醇250ml每日兩次靜滴,美開朗每日兩次點眼,毛國蕓香堿滴眼液四次每日,前房穿刺放液,每日測眼壓,完善眼科相關輔助檢查,及術前準備后于2日后行左眼青光眼小梁切除術,手術順利,小梁切除0.5mmx0.5mm,虹膜周切根部,術畢濾過泡形成,患者安返,囑:典必殊眼水每日四次點眼,托吡卡胺滴眼液每日兩次點眼,每日觀察前房,濾過泡,眼壓,視力手術后三日:右眼:v:0.8,0.8,0.8,眼壓:18mmhg,21mmhg,19mhg,左眼:v:0.3,0.4,0.5眼壓:11mmhg,12mmhg,14mmhg,術后三日濾過泡扁平,前房周邊淺
【診斷結果】
雙眼急性閉角型青光眼(左眼急性發作期)
【分析總結】
總結: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是眼科急癥,病人往往會到急診進行診斷和治療,由于該癥往往合并偏頭痛,惡心嘔吐,往往會誤診為腦科急癥,消化科急癥,往往治療無效,眼科會診才明確診斷,所有要加強相關科室對此病的認識,青光眼為急癥,所以急診醫生首先要解除病人痛苦和降低眼壓,醫生會采取一切必要方式,把眼壓從非常高的水平降下來,比如用多種眼藥水,聯合使用甘露醇脫水。對于難降病人會采取前房穿刺辦法,釋放一部分壓力來讓眼壓下降,穩定眼壓,減輕炎癥,為后繼手術做準備。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急診治療完成之后一定要有后續治療,后續治療要針對急性閉角型青光眼的病因,因為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是由于房角急性關閉,眼睛產生的水無處釋放,導致眼睛壓力急劇積蓄和增高,最后使眼睛造成疼痛、視力喪失并伴隨頭痛、惡心等癥狀。要讓房角重新打開之后并維持長期開放、不再關閉是后續治療,也是更重要的治療。所以,在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治療當中,也分成激光、藥物和手術,具體方法要在醫院由醫生根據病情來分類。一般:臨床前期:可考慮激光虹膜周切,急性發作期考慮小梁切除如果合并白內障可行青光眼白內障聯合手術。總結:青光眼為致盲性疾病,早發現,早治療,可選擇藥物或者反應最輕的手術方法,宣傳教育加強認識是非常重要的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