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9-12-06 11:51 原文鏈接: 病毒小型RNA調節免疫檢查點配體PDL1和PDL2的表達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志Blood上題為“EBV-microRNA-BHRF1-2-5p targets the 3'UTR of immune-checkpoint ligands PD-L1 and PD-L2”的研究報告中,來自格里菲斯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在癌癥研究領域取得重大發現,文章中,研究人員揭示了EB病毒(EBV,人類皰疹病毒第四型,Epstein-Barr Virus)逃離宿主免疫系統的分子機制,EB病毒會引發淋巴瘤和血液癌癥。

    圖片.png

    圖片來源:CC0 Public Domain

      本文研究中,研究者揭示了病毒小型RNA調節免疫檢查點表達的分子機制,免疫檢查點是一種能阻斷機體免疫系統攻擊癌細胞的特殊蛋白。研究者Alexandre Cristino說道,目前最有希望的免疫療法之一就是抑制免疫檢查點蛋白,使得宿主機體的免疫細胞能夠識別并摧毀癌細胞。我們希望本文研究結果或能幫助開發出新型療法來治療淋巴瘤和血液癌癥,一般這些癌癥會對常規一線免疫療法并無影響。

      當進行集中性研究后,研究者發現了一種特殊的新型機制,即病毒小型RNA(EB病毒或EB病毒基因組所編碼的miR-BHRF1-2)能夠調節EBV陽性的彌散性大B細胞淋巴瘤(DLBCL)患者機體中的免疫檢查點配體PD-L1和PD-L2的表達。

      本文研究結果或有望未來幫助研究人員開發出潛在的新型基于RNA的療法來關閉檢查點蛋白從而增強宿主自身的抗腫瘤免疫力。后期研究人員還會繼續深入研究來尋找增強機體免疫力抵御多種癌癥的新型療法。


    相關文章

    2項新冠研究入選,2020中國生命科學十大進展公布

    中國科協生命科學學會聯合體以“公平、公正、公開”為原則開展2020年度“中國生命科學十大進展”的評選,延續了將項目成果進行知識創新類和技術創新類分類推薦和評選的方式,組織成員學會推薦,由生命科學、生物......

    日本發現新型變異新冠病毒,與英國和南非類型完全不同

    據日本媒體報道,日本厚生勞動省10日宣布,從4名由巴西飛抵日本、在機場檢疫中判明感染新冠肺炎的男女乘客身上,檢測出了與英國和南非類型不同的新型變異新冠病毒。這4人分別是2日從巴西到達羽田機場的40多歲......

    上海巴斯德所等發現新的種屬特異性丙肝病毒宿主因子

    中國科學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研究員鐘勁課題組與北京大學教授魏文勝課題組合作,在ScienceAdvances上,發表題為TRIM26isacriticalhostfactorforHCVreplicat......

    《細胞》年度值得關注的9篇重磅論文

    日前,頂尖學術期刊《細胞》雜志推出2020年度最佳論文(Bestof2020)特刊,精選了過去一年里最為值得關注的幾項生物學研究。其中既包括了引人關注的新冠病毒研究,也有在腫瘤免疫療法、自閉癥神經生物......

    干貨!96孔板細胞接種密度

    總結下各種孔板細胞接種量僅供參考細胞培養瓶(板)生bai長面積容量與細胞數(大約)96孔板    4~5X104    ......

    陳玲玲課題組等發表長非編碼RNA功能及調控機制綜述論文

    近期,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研究員陳玲玲課題組等在NatureReviewMolecularCellBiology上,在線發表了題為Generegulationbylongnon-codi......

    ?山東師范大學攜手珀金埃爾默建立生命科學共建實驗室

    12月11日,第17屆山東省高等學校生命科學學院院長聯席會議在泉城濟南拉開帷幕,作為本屆大會的亮點之一,珀金埃爾默與山東師范大學(以下簡稱“山師大”)合力打造的共建實驗室在會上揭牌。這一對標“國內頂尖......

    意大利一兒童去年11月已感染新冠,刷新最早發現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12月8日發布的一則報告顯示,新冠病毒最早于2019年11月就已經在意大利傳播,這進一步佐證了其他有關病毒在更早的時候已在歐洲出現的研究結果。圖片來源于網絡這份來自米蘭......

    科學家首次展示RNA剪接分子時鐘精確原子模型

      西湖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施一公教授研究組題為《ATP水解酶/解旋酶Prp2及其激活因子Spp2催化剪接體激活過程中結構重塑的分子機理》的論文,11月27日在《科學》雜志以長文形式發......

    研究發現基因調控水稻細胞死亡新機制

    近日,中國水稻研究所(以下簡稱水稻所)種質創新課題組研究發現病斑突變體基因ELL1通過影響葉綠體的發育來調控水稻中活性氧的穩態,進而觸發由活性氧介導的細胞死亡。該項研究豐富了對植物中細胞程序性死亡產生......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