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沒有啊?
病理切片是什么呢?
你吃過火鍋吧,吃火鍋見過羊肉片吧,病理切片其它與羊肉片差不多,只不過羊肉片切完之后你只知道看看肥不肥,而病理切片切完之后就能夠看出細胞的形態,通過細胞的變化看病變的情況。
你想想羊肉怎么樣才能夠切出片?要凍對吧,凍的羊肉卷才能夠切出羊肉片,有硬度才行。病理切片有一種叫術中冷凍切片技術,用于病人在術中快速的病理診斷,就是把外科手機取下來或是穿剌針取下來的組織(肉)放到專門的設備里凍一下,然后放到冰凍切片機(這個機器可貴了,幾十萬一部)切成6微米的小片,把肉片(呃,這個不能涮,太小了而且通過是病變組織)放到載玻片上,然后再放到染料(不是醮料)里染色,染色的目的是分清細胞核與質有紅藍的對比。染好以后放上蓋玻片粘好。這就是一張病理冰凍切片了,就可以拿到顯微鏡下來看了。
還有一鐘是常規的,也就是不凍的切片。由于冰凍切片在制片時冰凍會或多或少的造成一些冰晶,組織有一些會開裂,所以冰凍一般都是術中臨時用用的,最多的還是常規制片。
常規制片就是不凍組織,不凍怎么辦呢?也有辦法
第一步脫去組織上的水份和油脂,對組織進行脫水固定,以前老的技術多用的是福爾馬林也就是甲醛和酒精的混和液
第二步對組織進行透明化處理,增加組織的透明度才好在顯微鏡下透光觀察啊。
第三部是用石蠟液浸入到組織當中,為整體組織浸到蠟中做準備
第四部是把組織整個浸入到加過溫的液化石蠟當中
第五部將石蠟冷卻成蠟塊
第六部用切片機切蠟塊,切片4到6微米的蠟片放到載玻片上
第七部把蠟片當中的石蠟脫去,一般用的是二甲苯
第八部對進行固定、透明、脫水、染色等步驟
第九部放蓋玻片,放好后用樹膠封好就是一張完整的病理切片了,就可以在顯微鏡下看到紅藍對比的組織細胞的變化了。
好了,我們回顧一下,我一共講了兩種病理切片的類型,一種是用凍的術中冷凍切片,一種是用石蠟的常規石蠟制片。現在知道病理切片是什么意思了?
還沒有明白?說白了病理切片就是切一塊肉,再把肉切片薄片,那可以看到組織核與質的薄片就是病理切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