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0-07-20 20:03 原文鏈接: 病理名詞解釋大全(十)

    181. 小葉原位癌(lobular carcinoma in situ)來自小葉的終末導管及腺泡,主要累及小葉,癌細胞局限于管泡內,未穿破其基底膜,小葉結構存在。
    182.APUD細胞,APUD瘤:內分泌系統包括內分泌腺、內分泌組織和散在于各系統或組織內的內分泌細胞,內分泌細胞能攝取胺的前體,經脫竣反應合成胺和多肽類激素,故稱為APUD細胞;因其銀染色陽性,又稱嗜銀細胞,有人認為其可能來自神經嵴或內胚層,故也稱為神經-內分泌細胞,這種細胞發生的腫瘤稱為APUD瘤。
    183.Simond綜合征:是由于炎癥、腫瘤、血液循環障礙、損傷等原因使垂體前葉全部激素分泌障礙的一種綜合征,導致相應的靶器官如甲狀腺、腎上腺、性腺等的萎縮,病程呈慢性經過,以出現惡病質、過早衰老及各種激素分泌低下和產生相應臨床癥狀為特征。
    184. Sheehan綜合征:是垂體缺血性萎縮、壞死,前葉激素全部分泌減少的一種綜合征,多由于分娩時大出血或休克引起,典型病例于分娩后乳腺退縮,乳汁分泌停止,相繼出現生殖器官萎縮,閉經,甲狀腺、腎上腺萎縮,功能低下,進而全身萎縮和老化。
    185. 纖維性甲狀腺炎(Riedel struma):又稱Riedel甲狀腺腫或慢性木樣甲狀腺炎,原因不明,罕見,中年婦女為多,臨床上早期癥狀不明顯,晚期甲狀腺功能低下,增生纖維疤痕組織壓迫可產生嘶啞、呼吸吞咽困難。肉眼觀:病變呈結節狀,質硬似木樣,與周圍組織明顯粘連,切面灰白。光鏡:甲狀腺濾泡萎縮,大量纖維組織弱生、玻變,有少量淋巴細胞浸潤。
    186.許特爾細胞瘤(Hǔrthle cell tumor):甲狀腺嗜酸性粒細胞腺瘤,又稱Hǔrthle 細胞腺瘤。較少見,瘤細胞大而多角形,核小,胞漿豐富嗜酸性,內含嗜酸性顆粒,電鏡下見嗜酸粒細胞內有豐富的線粒體,即Hǔrthle細胞。
    187.砂粒體(psammoma bodies):甲狀腺乳頭狀癌光鏡下,乳頭分枝多,乳頭中心有纖維血管間質,間質內常見呈同心圓狀的鈣化小體,即砂粒體。
    188.嗜鉻細胞瘤(pheochromocytoma):是由嗜鉻細胞(chromaffin cell)發生的一種少見的腫瘤。鏡下:瘤細胞主要為大多角形細胞,并有一定程度的多形性,可出現瘤巨細胞,瘤細胞漿內可見大量嗜鉻顆粒。電鏡下:胞漿內含有被界膜包繞的、具有一定電子密度的神經內分泌顆粒。臨床上除了局部癥狀外,可表現為間歇性或持續性高血壓、頭痛、出汗、心動過速、心悸、基礎代謝率升高和高血糖等,甚至出現心力衰竭、腎衰竭、腦血管意外和猝死。
    189. 沃-弗(Waterhouse-Friederichsen)綜合征:暴發性腦膜炎球菌敗血癥是暴發性腦膜炎的一種類型,多見于兒童,本病起病急驟,主要表現為周圍循環衰竭、休克和皮膚大片紫癜。與此同時,兩側腎上腺嚴重出血,腎上腺皮質功能衰竭,稱為沃-弗綜合征,其發生機制主要是大量內毒素釋放所引起的彌漫性血管內凝血,病情兇險,常在短期內因嚴重敗血癥死亡,故患者腦膜病變輕微。
    190. 衛星現象:乙型腦炎病變嚴重者神經細胞可發生核濃縮、溶解、消失,為增生的少突膠質細胞所環繞,如5個以上少突膠質細胞環繞一神經元,則稱為衛星現象。
    191. 噬神經細胞現象:乙型腦炎增生的小膠質細胞包圍、吞噬神經元,這種現象稱為噬神經細胞現象。
    192.鬼影細胞:脊髓灰質炎運動神經元有不同程度的變性和壞死(中央尼氏小體溶解,核濃縮,溶解、核消失的神經元形成所謂的鬼影細胞,大量神經元脫失)伴淋巴細胞、巨噬細胞、嗜中性粒細胞浸潤和小膠質細胞增生。
    193.PrP病:海綿狀腦病的致病因子是一種稱為Prion的糖脂蛋白,有稱朊蛋白,因此雙稱PrP病,典型病變為大腦萎縮,鏡下見神經氈(Neuropil),即神經突起構成的網狀結構和神經細胞漿出現大量空泡,呈現海綿狀外觀,伴有不同程度的神經元缺失和反應性膠質化,但無炎癥反應。
    194.缺血性腦病(ischemic encephalopathy):是指由于低血壓、心臟驟停、失血、窒息等原因引起的腦損傷。
    195. 層狀壞死:大腦皮質第3、5、6層神經元壞死、脫失、膠質化,引起皮質神經細胞層的中斷。
    196.Verocay小體:神經鞘瘤束狀型(Antoni A型),細胞細長,梭形,境界不清,核長圓形,互相緊密平行排列呈柵欄狀或不完全的旋渦狀,稱Verocay小體。
    197.神經原纖維纏結:神經原纖維增粗扭曲形成纏結,在HE染色中往往較模糊,而銀染色最為清楚,電鏡下證實為雙螺旋纏繞的細絲構成,多見于較大的神經元,尤以海馬、杏仁核、顳葉內側,額葉皮質的錐體細胞最為多見,這一變化是神經元趨于死亡的標志。
    198. Hirano小體:為神經細胞樹突近端棒形嗜酸性包含體,生化分析證實大多為肌動蛋白,多見于海馬錐體細胞。
    199. 結核結節(tubercle):是在細胞免疫的基礎上形成的,由上皮樣細胞,郎罕巨細胞加上外周局部集聚的淋巴細胞和少量反應性增生的成纖維細胞構成。
    200.原發綜合征(primary complex):肺的原發病灶、淋巴管炎和肺門淋巴結結核稱為原發綜合征,X線呈啞鈴狀陰影,臨床上癥狀和體征多不明顯。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