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2-02-09 16:06 原文鏈接: 癌癥晚期重度疼痛患者的藥學監護病例報告

     

    疼痛已成為癌癥患者最常見的伴隨癥狀。有報道,初診癌癥患者的疼痛發生率為25%;晚期癌癥患者的疼痛發生率約為60%~80%,其中1/3患者為重度疼痛。目前止痛治療已成為癌癥晚期姑息治療很重要的一部分。在由醫生、藥師和護士組成的疼痛治療團隊中,臨床藥師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通過臨床藥師參與1例肺癌晚期患者的止痛治療,說明臨床藥師在藥學監護及藥物不良反應監測方面發揮的作用。

     

    1.病例摘要

     

    1.1基本信息

     

    患者,男性,52歲。因“發現肺部占位2年余,右側腰臀部疼痛半月余”入院。患者2年前因體檢發現肺部腫物,未予重視。2017年8月份無明顯誘因出現右側腰臀部疼痛,呈持續性鈍痛,NRS評分為5~6分,活動后加重,休息后緩解,未予處理,自行在家休養。后疼痛明顯加重,遂就診于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9月份胸部正位示:雙肺紋理增強;右上肺片狀略高密度灶。上腹部增強CT:右肺癌伴右肺阻塞性炎癥可能性大;雙肺間質性改變;雙肺胸膜下多發結節,考慮轉移可能性大。全身骨顯像示:右側部分肋骨及部分胸椎多發轉移癌,惡性病變全身多處骨骼受累。CT引導下穿刺示:(左髖臼穿刺活檢)可見腺癌組織。

     

    免疫組化:癌細胞CK7(+),CK20(-),TTF-1(-),PSA(-),P504S少許弱(+)。當地住院期間予帕瑞昔布(具體不詳)間斷治療,疼痛有改善,但不能達到滿意效果。病理學未明,未針對原發病進行治療。現為進一步診治收入北京協和醫學院腫瘤醫院綜合科。患者一般情況可,右側腰臀部等全身多處疼痛,活動受限,無發熱、咳嗽、咳痰等不適。近兩月體重下降約9kg。

     

    入院查體:T36.8°C,P80次/min,R20次/min,BP138/88mmHg。營養中等,神志清楚,慢性病容,查體合作。呼吸運動雙側對稱,語顫雙側對稱,雙肺叩診清音,聽診呼吸音清,未聞及干濕啰音。

     

    疼痛評估:疼痛部位在右側腰臀部為甚,性質為持續性鈍痛,不伴有針扎樣、電擊樣痛,未向其他部位放射,NRS評分為8~9分,疼痛影響睡眠,夜間可痛醒2次,服用氨酚羥考酮1片后疼痛可降到4分入睡,翻身、行走及外出活動可誘發疼痛加重,平臥休息后疼痛緩解。入院診斷:①肺部腫物待查;②多發骨轉移;③多發淋巴結轉移;④重度疼痛;⑤原發性高血壓;?2型糖尿病。

     

    1.2疼痛治療過程

     

    入院后,完善頸胸腹部CT、腦MR、支氣管鏡檢及細胞學檢查,明確診斷,對癥治療。入院第1日,根據WHO三階梯止痛原則,患者入院前服用氨酚羥考酮片每日5~6片,予以更換為長效制劑鹽酸羥考酮緩釋片10mg q12h口服,氟比洛芬醋注射液100mg ivgtt once,氨酸輕考酮片1片,必要時口服,唑來膦酸注射液">唑來膦酸注射液4mgivgtt once。疼痛評估:右側腰臀部,鈍痛,無放射,NRS平均5~6分,止痛時長約8h,翻身及活動后疼痛加重,服用氨酚羥考酮1片或輸注氟比洛芬醋注射液后疼痛明顯緩解,夜間痛醒1次。

     

    入院第2日,頸胸腹盆腔CT提示右肺上葉癌,雙肺及胸膜下多發結節,肝臟多發低密度結節,考慮轉移,多發骨轉移瘤。訴大便干燥,3d未排大便,予以乳果糖口服溶液10g tid口服。入院第3日,鹽酸羥考酮緩釋片調整為20mg q12h口服,余治療同前。疼痛評估:部位性質同前,NRS平均5分,止痛時長約10h,翻身及活動加重疼痛,口服氨酚羥考酮1片可緩解,24h共服用2片,夜間無痛醒。入院第5日,鹽酸羥考酮緩釋片調整為30mg q 12h口服,氟比洛芬凝膠貼膏40mg bid局部使用,余治療同前。疼痛評估:部位性質同前,NRS平均4~5分,止痛時長12h,翻身及活動加重疼痛,局部使用貼劑可緩解,未服用氨酚羥考酮片,夜間無痛醒。

     

    入院第6日,支氣管鏡刷片發現癌細胞,考慮腺癌細胞。結合細胞學及免疫學考慮為來源于肺的腺癌。入院第7日,患者訴右側腰臀部疼痛,前24hNRS平均5分,翻身或活動后加重,爆發痛NRS為9分,夜間睡眠可,時長達7h。鹽酸羥考酮緩釋片調整為60mg q12h口服,余治療同前。疼痛評估:部位性質同前,NRS平均3分,止痛時長12h,翻身及活動加重疼痛,使用腰托固定后好轉,未服用氨酚羥考酮片,夜間無痛醒,睡眠時長為7h,精神及情緒明顯好轉。

     

    入院第10日,患者開始行順鈷+培美曲塞的化療方案。入院第13日,患者訴平躺憋氣,坐起可緩解。床旁心電圖示竇性心動過速,不完全右束支傳導阻滯。床旁超聲示右側胸腔積液。予以胸腔穿刺術緩解憋氣癥狀。同時停用氟比洛芬醋注射液靜脈輸注。患者服用鹽酸羥考酮緩釋片60mgq12h,NRS3分。入院第15日,患者一般情況可,無發熱、咳嗽、咳痰等不適,憋氣癥狀明顯好轉,胸腔引流液600mL/d。患者訴疼痛減輕,鹽酸羥考酮緩釋片減量為50mgq12h,觀察1d無不適,繼續減為40mgq12h,NRS2~3分,無戒斷癥狀。患者病情平穩,要求出院回當地治療,經上級醫生同意,2017年10月27日予以出院。

     

    2.臨床藥學監護

     

    2.1癌痛治療藥物分析

     

    FDA定義每日至少口服60mg嗎啡、30mg輕考酮、8mg氫嗎啡酮或使用同等劑量的阿片類藥物1周或1周以上,則認為是阿片耐受患者。該患者入院前口服氨酚羥考酮片每日5~6片,服用1周。氨酚羥考酮片每片含羥考酮5mg,即羥考酮每日服用量為25~30mg,故本患者為阿片耐受。根據癌痛治療長效藥物控制為主,結合短效制劑的原則,將患者既往口服短效藥物換算為長效止痛藥,予以鹽酸羥考酮緩釋片10mgq12h口服為起始鎮痛,氨酚羥考酮為爆發痛解救藥物,同時患者骨轉移引起的骨痛劇烈,予以氟比洛芬醋注射液100mg,每日1次,靜脈滴注,同時予以雙磷酸鹽類藥物減少骨破壞。

     

    服用2d后,患者由重度疼痛緩解為中度,止痛時間為8h,不能達到12h,根據止痛藥物50%~100%的加量原則,鹽酸羥考酮緩釋片增加為20mgq12h口服,服用2d后,疼痛控制仍為中度,時間延長到10h,予以鹽酸羥考酮緩釋片增加為30mgq12h口服,考慮患者疼痛局部在右側腰臀部,與骨轉移部位一致,予以氟比洛芬凝膠貼膏40mg bid局部貼用,服用2d后,患者疼痛控制仍為中度,予以100%加量,即達到鹽酸羥考酮緩釋片60mgq12h口服。服用2d后,患者疼痛控制降到輕度,情緒睡眠明顯好轉,疼痛控制滿意,囑按此劑量繼續服用。后患者行順鈷+培美曲塞的化療方案,期間出現心功能不全,可能因順鈷水化引起,亦不能排除非留體類藥物的不良反應,故停用氟比洛芬醋注射液。患者化療后自覺疼痛減輕,考慮化療有效,鹽酸羥考酮緩釋片減量為40mgq12h,疼痛控制為輕度,2017年10月27日予以出院。

     

    2.2止痛藥物服用的用藥教育

     

    住院后服用止痛藥物期間,藥師根據情況對其做用藥教育:

     

    ①鹽酸羥考酮緩釋片為長效緩釋劑型,作用可達12h,必須整片吞服,不得掰開、嚼碎或研磨,以免藥物的快速釋放和血藥濃度的瞬間增高,可能導致嚴重的不良反應;

     

    ②鹽酸羥考酮緩釋片每12h服用1次,應按時服用,才能達到平穩而有效的血藥濃度,起到有效鎮痛的作用,不建議在疼痛劇烈時才臨時服用;

     

    ③氨酚羥考酮片是一種復方制劑,每片由325mg對乙酰氨基酚和5mg羥考酮組成,對乙酰氨基酚是一種非留體類止痛藥物,羥考酮為強阿片類藥物。本藥為速釋制劑,可起到快速止痛的作用,用于緩解爆發痛,每次1片。由于對乙酰氨基酚的肝臟損傷作用,《中國藥典臨床用藥須知》中建議每日服用總量不應超過2g,故每日服用氨酚羥考酮片不超過5片。且由于其胃腸道刺激作用,不建議空腹服用;

     

    ④惡心、嘔吐、便秘為服用阿片類止痛藥物的常見不良反應。尤其對于初始服用阿片類藥物的患者,惡心、嘔吐極易發生,但服用幾天后可逐漸耐受。本患者既往曾服用氨酚羥考酮片,故可能此不良反應發生幾率小。便秘為最常見且持久的不良反應,隨著用藥時間延長和藥物劑量增加,便秘會逐漸加重。為預防便秘的發生,可以改善飲食,如增加蔬菜、水果和酸奶等食物的攝入,一旦發生便秘,應及時和醫務人員溝通,加用通便藥物。

     

    ⑤唑來膦酸為雙膦酸鹽類藥物,可抑制因破骨活性增加而導致的骨吸收,用于治療實體腫瘤骨轉移患者和多發性骨髓瘤患者的骨骼損害。第1次用藥后,一過性流感樣癥狀的發生風險較高,但一般較輕微,多數情況下可耐受,無需特殊處理。本藥有致下頜骨壞死風險,拔牙或其他牙科手術時發生風險增加,注意用藥期間及用藥后半年至1年內盡量避免口腔操作。本藥可能發生腎損害,應盡量避免與腎毒性藥物聯用,建議多飲水。

     

    ⑥患者疼痛部位為右側腰臀部,與影像學骨轉移部位一致,考慮主要為骨轉移骨痛引起。氟比洛芬凝膠貼膏為非留體類藥物,對此類疼痛有較好的止痛效果,局部使用可起到較好的鎮痛效果。

     

    2.3止痛藥物不良反應監護

     

    入院第2日,患者訴大便干燥,3d未排便。考慮患者入院前及入院后均服用阿片類止痛藥物,系因藥物引起。便秘是阿片類鎮痛藥最常見、最持久的不良反應,90%以上服用阿片藥物的患者會發生便秘,可能是由于阿片類藥物與胃腸道和中樞神經系統中的特定受體結合,通過直接作用和抗膽堿能機制降低腸動力。可預防性使用通便藥物,一些患者通過膳食調整就可以改善腸道功能,此類措施包括增加液體和膳食纖維的攝入。若無改善,應使用通便藥物。患者已3d未排便,先予以甘油灌腸劑1支通便。后囑患者服用乳果糖口服溶液,每日3次,每次10mL,建議患者服用止痛藥物期間同時服用通便藥物。

     

    2.4藥物減量的藥學指導

     

    入院第15日,患者訴疼痛減輕,要求停止服用止痛藥物,臨床藥師向患者解釋阿片類藥物減量注意事項。患者入院第10日行順鈷+培美曲塞方案化療,后自覺疼痛逐漸減輕,考慮抗腫瘤治療有效,阿片類藥物可減量。突然停服阿片類藥品可能發生戒斷癥狀,故應采用逐漸減量法,即先減量30%,2d后再減少25%,直到每天劑量相當于30mg口服嗎啡的藥量,繼續服用2d后即可停藥,同時密切觀察阿片類藥物減少所致戒斷反應。患者目前每日服用鹽酸羥考酮緩釋片120mg,減量后日劑量應為90~108mg,建議患者減量第1日服用50mgq12h,無戒斷癥狀,第2日服用40mgq12h,無戒斷癥狀發生,患者出院。囑出院后繼續按照逐漸減量的原則,不可突然停藥,防止戒斷癥狀。

     

    2.5心功能不全的藥學干預

     

    患者入院第13日,患者訴喘憋,平躺加重,坐起緩解,查體:心界不大,心率126次·min-1,律齊,無病理性雜音,雙肺可聞及散在濕啰音。血氧飽和度98%,床旁超聲示右側胸腔積液,床旁心電圖示竇性心動過速,不完全右束支傳導阻滯。臨床考慮發生心功能不全,患者3d前行順鈷+培美曲塞化療,目前癥狀可能系順鈷水化,患者不耐受導致積液,予以胸腔穿刺術緩解癥狀。臨床藥師考慮患者入院后每日靜滴氟比洛芬醋注射液,非甾體類藥物亦可能產生心臟毒性,向醫師建議停用,予以采納。

     

    大多數非選擇性非留體類藥物會增加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風險,這些事件包括心肌梗死、腦卒中、心力衰竭、房顫和心血管死亡,有明確心臟病的患者使用該類藥品的新發心血管事件風險增加。本患者既往有高血壓病史4年,口服硝苯地平控釋片10mg,qd,血壓控制在130/90mmHg左右,屬于有心血管基礎疾病的患者,是使用非甾體類藥物的高危人群。氟比洛芬醋可能發生的心血管系統不良反應及發生率為:體液潴留(>1%)、充血性心力衰竭(<1%)、水腫(1%或更多)、高血壓(<1%)、心肌梗死(<1%)。

     

    根據藥品不良反應因果關系評價表:①時間相關性:患者使用氟比洛芬醋注射液10余天后出現心功能不全,不良反應的出現與用藥有合理的時間關系;②是否為已知的藥品不良反應:心功能不全為氟比洛芬醋注射液已知的不良反應;③去激發:患者停用氟比洛芬醋注射液同時行胸腔穿刺術緩解癥狀,干擾了去激發;④再激發:未再使用該藥;⑤其他混雜因素:患者3d前行順鈷水化,亦可能引起心功能不全。在不良反應分析的5個原則選項中,①、②均為是,判斷此不良反應發生與氟比洛芬醋注射液之間的關系為可能,故停用氟比洛芬醋注射液合理。

     

    3.小結

     

    本例中年男性患者,入院時評估為重度疼痛,根據WHO三階梯止痛原則,予以長效阿片類藥物,同時根據患者骨轉移疼痛特點,輔以非留體類藥物和雙膦酸鹽聯合鎮痛。臨床藥師全程參與患者止痛治療并行用藥指導,對患者進行藥學監護,及時向臨床提出治療意見,保障了患者用藥的有效性和完全性,提升了藥學服務,體現了藥師價值。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