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人類一樣,細胞也有“生物鐘”,會依據自然的“晝夜交替”周期來調節各類蛋白的高低表達,以此控制新陳代謝。然而令人大跌眼鏡的是,癌細胞卻“偷偷”在“加班”,能夠不顧晝夜節律來消耗大量營養物質,加速擴張。
近日,《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一項題為Restoration of the molecular clock is tumor suppressive in neuroblastoma的研究報告揭開了癌細胞晝夜節律失調的關鍵機制。
貝勒醫學院的研究人員指出,至少在神經母細胞瘤 (NB)中,較早發現的MYCN癌基因給癌細胞開了“后門”,這類基因的過表達能夠調高生物鐘抑制因子,從而破壞晝夜節律并讓癌細胞成功化身“工作狂”。如果使用激活劑重新恢復細胞生物鐘,將抑制腫瘤生長,并使患者對常規化療治療變得更敏感。
轉錄因子 BMAL1 是哺乳動物分子鐘的主要驅動因素,會伴隨晝夜交替調節表達水平從而調控下游基因的有序表達。視黃酸受體相關孤兒受體α(RORα)以及細胞核受體REV-ERBα分別是BMAL1的激活和抑制因子。
在這項試驗中,研究人員使用MYCN基因過表達的3組神經母細胞瘤 (NB)患者隊列的基因測序數據,探索了MYCN癌基因調節細胞生物鐘的背后機制。
在總計超1000名患者間,RORα及BMAL1高表達,即生物鐘正常運作的NB患者表現出更好的臨床結局,而生物鐘抑制因子REV-ERBα過表達的患者臨床結果普遍更差。另外,MYCN基因過表達時,RORα和BMAL1的表達水平則遭到抑制,此時生物鐘遭到破壞并且患者面臨著更糟糕的臨床結果。
原發 NB 腫瘤樣本中生物鐘基因表達的改變以及與不良臨床結果的關聯
這是否意味著,MYCN能夠改變晝夜節律相關基因的表達呢?為了驗證這一假設,研究人員檢測了MYCN過表達以及沉默時,細胞內RORα和REV-ERBα的表達水平,發現MYCN過表達時,REV-ERBα顯著上調,RORα和BMAL1表達顯著下降;而在MYCN基因沉默時,情況則相反。另外,增強RORα的活性能夠使遭到抑制的生物鐘回歸正軌。
這些數據表明,MYCN通過調節下調RORα的表達來削弱晝夜節律的影響,而晝夜節律的失衡影響了癌癥的治療效果。既然如此,恢復晝夜節律是否能夠抑制癌癥的發展呢?
研究人員使用RORα激活劑SR1078對MYCN過表達的細胞進行了處理,發現細胞生長幾乎陷入停滯,并且RNA測序結果顯示,RORα的激活恢復了BMAL1的表達,并限制了脂肪生成基因的表達,從而抑制了NB細胞存活。這一結果在小鼠模型中被證實,BMAL1表達的恢復抑制了腫瘤的生長。
RORα 激活通過 BMAL1 抑制細胞存活并限制脂肪生成基因表達
值得注意的是,生物鐘的恢復不僅限制腫瘤生長,還會提高癌細胞對化療藥物的敏感性。如果將SR1078及常規化療藥物依托泊苷 (VP16)聯合使用,原本對VP16不敏感的異種移植小鼠,體內的癌細胞將加速凋亡,說明調節分子生物鐘可能是一種可行的癌癥療法。
事實上,早在2015年,《Cell Metabolism》一項研究便提出,癌細胞之所以可以不遵循生物鐘,是因為較早發現的一組癌基因MYC基因開了 “后門”,破壞了細胞代謝和晝夜節律。而在這篇新文章中,研究人員則進一步揭示了MYC家族蛋白中的MYCN基因在調節生物鐘中扮演的角色,并探索了恢復生物鐘的方法。
“恢復BMAL1表達的策略阻止了腫瘤生長,這表明抑制分子生物鐘確實會致癌,”貝勒醫學院兒科血液腫瘤學助理教授Eveline Barbieri 博士說,“如果能夠開發出臨床可用的恢復生物鐘的藥物,或許將為癌癥治療及耐藥性問題增加助力。”
近日,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綜合癌癥中心的一個研究小組確定了CD95受體上一個可導致細胞死亡的關鍵表位。這種觸發細胞程序性死亡的新能力可能會為改進癌癥治療打開大門。這一發現發表在近期《自然》雜志旗下的......
長期以來,癌癥治療一直是把雙刃劍,殺死癌細胞的同時往往也會對健康細胞造成嚴重破壞。但是,30日在線發表于《免疫》雜志上的一項研究揭示了一種癌癥治療新方法,比目前的治療方法更精確、更持久且毒性更低。美國......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0/511264.shtm科技日報訊 (記者張佳欣)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綜合癌癥中心的一個研究小......
癌細胞是變色龍,其會完全改變代謝狀況從而不斷生長,近日,一篇發表在國際雜志Cell上題為“ArgininereprogramsmetabolisminlivercancerviaRBM39”的研究報告......
一種稱為中體殘余物的小細胞氣泡,曾被認為是細胞的“垃圾桶”,但實際上,中體殘余泡也能裝載有效遺傳物質,具有改變其他細胞命運的能力,甚至包括將其變成癌細胞。據發表在最新一期《發育細胞》雜志上的研究,美法......
美國紐約大學朗格尼健康中心的新研究發現,通過阻止癌細胞獲得燃料,一種新的藥物組合安全地限制了小鼠胰腺癌的生長。相關論文10月9日在線發表于《自然-癌癥》雜志。該發現揭示了胰腺癌細胞如何尋找替代燃料來源......
在果蠅機體中,生物鐘(晝夜節律鐘,circadianclocks)也控制著機體的脂肪代謝,近日,一篇發表在國際雜志JournalofLipidResearch上題為“Thecircadianclock......
9月14日,英國諾丁漢大學領導的一個多學科研究團隊發現了一種新方法,可使用帶電分子觸發癌細胞自我毀滅,從而靶向并殺死難以治療的腦瘤中的癌細胞。這種方法未來有望發展成手術中使用的噴霧治療。相關研究發表在......
卡羅林斯卡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新的分子機制,癌細胞通過這種機制保護自己免受癌基因誘導的復制壓力的影響。研究人員提出了一種使這種保護機制失效的策略,可作為輔助癌癥治療的方法之一。卡羅林斯卡學院的研究......
美國南加州大學的一項發現揭示了癌細胞是如何轉移的關鍵細節,并提出了阻止其擴散的新療法。研究論文發表在最新一期《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可能代表著細胞生物學的范式轉變。這項研究以一種名為GRP78的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