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助盛世騰飛,創新促神州崛起。在舉國歡慶新中國成立69周年之際,中國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白春禮代表中科院黨組,向全院科技工作者、干部職工、青年學生、離退休老同志致以節日祝福,向長期關心和支持中科院改革創新發展的社會各界和海內外朋友表示衷心感謝!祝大家節日快樂、身體健康、闔家幸福!
白春禮表示,2018年是改革開放、全國科學大會召開和“科學的春天”40周年,也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中科院決勝基本實現“四個率先”目標的關鍵一年。中科院40年來始終以“創新科技、服務國家、造福人民”為己任,與祖國同行,與科學共進,為我國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國家安全作出重大貢獻,是黨、國家、人民可以依靠、可以信賴的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在習近平總書記的鼓勵和鞭策下,在黨中央、國務院的親切關懷和堅強領導下,中科院近年來堅決貫徹落實“三個面向”“四個率先”要求,不斷做出重大創新貢獻,各方面工作取得顯著成績,體現了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時代擔當。其中,2018年已取得系列衛星研制、體細胞克隆猴、阿爾茨海默癥新藥、人造單染色體真核細胞、馬約拉納任意子、散裂中子源等重大創新成果。
白春禮強調,全院同志要繼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以時不我待的使命感緊迫感責任感,愛國奉獻、努力奮斗,堅決完成好黨、國家和人民賦予的歷史重任;要緊緊抓住事關國家全局和長遠發展的關鍵領域和卡脖子問題,攻堅克難、追求卓越,奮力拼搏、埋頭苦干,把增強科技創新能力、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責任扛在肩上、落實在行動上,加快實現“四個率先”目標,為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斷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DNA究竟攜帶著什么?DNA序列信息如何解釋復雜的生命活動現象?5月26日,復旦大學慶祝建校118周年相輝校慶系列學術報告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生殖與發育研究院院長黃荷鳳從理論到實驗,再到臨床......
一次藝術家的碰撞會擦出什么火花?答案可能超乎你的想象。正如意大利現代藝術家洛倫佐·欽尼奇(LorenzoChinnici)與中國科學院大學(以下簡稱國科大)李政道科學與藝術中心(以下簡稱李......
4月27日,中華全國總工會召開大會,表彰2023年全國五一勞動獎和全國工人先鋒號獲得者。中國科學院4集體、7人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全國工人先鋒號榮譽稱號。一起來認識一下他們吧!祝賀以上獲獎集體和個人!......
2023年4月26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徐銅文/楊正金教授團隊與合作者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Nature》上發表題為“三嗪框架聚合物膜內近無摩擦的離子傳導(Near-frictionlessiontran......
4月24日,“科學與中國”走進大灣區暨深圳第十一屆院士專家巡講系列活動在南方科技大學開幕,中科院副院長、中科院院士高鴻鈞通過視頻向活動致辭,廣東省委常委、副省長王曦出席開幕式并致辭,26位兩院院士出席......
4月20日下午,中國科學院副院長、黨組成員張濤一行在石家莊會見了河北省委副書記、省長王正譜,并與副省長嚴鵬程等舉行了科技合作會談。張濤代表院黨組感謝河北省長期以來給予中科院各項工作的大力支持,特別是近......
5年,對于高端制造產業意味著什么?在一些制造企業,5年的時間,可能僅夠新增幾條產線,或是完成一兩次智能化升級改造,再或增加幾種新產品的生產。位于江蘇昆山的中科可控信息產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科可控)用......
3月28日,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以下簡稱廣州能源所)組織召開“與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相適應的能源利用效率評價體系研究”項目結題評審會在廣州舉行。據悉,廣東省經濟和產業結構正在發生深刻變革,探索科學......
不同優勢植物功能群濕地,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亞氮三種溫室氣體凈交換對增溫的響應。中科院大氣所供圖全球增溫對濕地的溫室氣體“匯”(簡稱碳匯)功能有沒有影響?有何影響?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中科院大氣......
2023年3月18日,《CellStemCell》期刊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神經科學研究所)、神經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陳躍軍研究組題為《人神經分化過程中跨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