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細胞介素是由多種細胞產生并作用于多種細胞的一類細胞因子。由于最初是由白細胞產生又在白細胞間發揮作用,所以由此得名,現仍一直沿用。最初指由白細胞產生又在白細胞間起調節作用的細胞因子,現指一類分子結構和生物學功能已基本明確,具有重要調節作用而統一命名的細胞因子,它和血細胞生長因子同屬細胞因子。兩者相互協調,相互作用,共同完成造血和免疫調節功能。白細胞介素在傳遞信息,激活與調節免疫細胞,介導T、B細胞活化、增殖與分化及在炎癥反應中起重要作用。[1]
白細胞介素interleukin 縮寫為IL,功能關系免疫反應的表達和調節,這種調節有來源于淋巴細胞或巨噬細胞等的許多因子參與。來源于淋巴細胞的淋巴細胞活素,來源于巨噬細胞的總稱為monokine,其中的各個因子的生物活性各有不同(例如巨噬細胞活化,促進T細胞繁殖等),因子自身的物理化學性質多不清楚。[1]
在對免疫應答的研究過程中,在絲裂原刺激的細胞培養上清中發現了許多具有生物活性的分子,研究者各以自己測得的活性進行命名,十幾年報道了近百種因子。后來借助分子生物學技術進行比較研究發現,以往許多以生物活性命名的因子實際上是具有多效性的同一物質。
目前,白細胞介素-22(IL-22)被認為能夠促進干細胞功能。潘氏細胞在以往的人類小腸類器官模型中并不存在。荷蘭馬克西瑪公主兒科腫瘤中心研究團隊通過優化人類小腸類器官模型揭示了潘氏細胞形成對IL-22......
人類唾液中富含多種成分,如免疫球蛋白、激素、游離氨基酸、無機離子等,這些成分很好地反映了機體生物學功能及狀態。除此之外,經口服或注射的藥物亦可發現于其中。然而,這些成分并非是一成不變的,機體在受到疾病......
美國和俄羅斯等國研究人員日前在英國《自然》雜志網絡版上發表研究報告說,從免疫細胞提取的一種化合物可抑制炎癥反應,有望治療銀屑病和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銀屑病俗稱牛皮癬,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炎癥性皮膚病,表現......
白細胞介素(IL)36受體拮抗劑(IL36Ra)由IL36RN基因編碼,屬于IL-1家族,可通過競爭性拮抗IL-36受體,抑制IL-36促炎癥作用。研究發現,IL36Ra缺陷(DITRA)與多種無菌性......
中國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免疫學系暨醫科院免疫治療研究中心曹雪濤院士課題組對天然免疫反應中白細胞介素12(IL-12)的選擇性表達機制進行研究,發現巨噬細胞中核定位的碳酸酐酶6B(CA-VIB)促進......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風濕免疫科栗占國課題組與澳大利亞Monash大學及山東省科學院合作,在國際上首次應用低劑量白細胞介素-2(IL-2)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研究結果揭示了IL-2調節免疫平衡,治療系統性紅......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8月13日(北京時間)報道,澳大利亞的研究人員確定一種名為白細胞介素-11的分子,在癌細胞的生長擴散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能夠成為抗癌療法的新靶點。此前研究中,該分子的作用一直被忽視,而今......
《自然—免疫學》白細胞介素-1信號旁路激活對活體病毒感染至關重要最新研究發現,白細胞介素-1信號的旁路激活對于誘導活體病毒感染中的T細胞應答是充分且必要的,本周的《自然—免疫學》刊登了這一研究結論。這......
近日,中山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研究者采用銳博生物的siRNA(RiboBio)沉默白細胞介素表達的新研究中,揭示了調控白......
本報訊近日,刊登在《癌癥細胞》期刊上的一項新研究顯示,人體制造的一種類似于激素的促進炎癥的物質,在處于高水平的時候,可能會導致一種惡性白血病。雖然,人們知道諸如曬傷等慢性炎癥有時候可能導致癌癥,但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