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EE風險分析國際研討會于7月8日至10日在北京中國科學院大學召開。來自商務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中國科學院大學等政府機構代表及國內外高校與科研機構的百余位學者參加了會議。大會進行了十場分會場報告,報告內容涉及金融和風險管理,環境、能源和氣候風險,信息管理、數據挖掘、云計算服務、電子商務、網絡經濟,物流和供應鏈管理,交通運輸,預防管理與決策分析等多個方面。
中國科學院大學副校長蘇剛教授在致辭中指出,本次會議與當前國內外經濟發展的趨勢密切結合,符合當前國際市場發展趨勢,與中國科學院的多個主導研究方向具有較強交叉性。大會組委會主席、中國科學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副院長吳德勝介紹,此次會議將不同背景和視野的研究者聚集在一起,結合實例詳細闡述了風險分析的重要性、緊迫性和及時性,提供大量的討論機會,極大推動了多學科的深度交叉研究。
商務部政研室副主任劉日紅在《服務業開放及風險防范》報告中指出,我國服務業對外開放是促進服務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走出新常態的重要方式,并提出了四點建議:促進改革開放、構建現代管理體系、完善國家安全審查制度、自主創新;弗吉尼亞大學教授、國際風險分析學會主席James H. Lambert介紹了系統工程中風險的情況與恢復性的分析,指出政府應該采取如何的應對措施才能夠提高災難地短期和長期的恢復力;北德克薩斯大學的O‘Neill Liam教授在題為《私人病房會減小醫院內部感染的風險嗎?基于德州醫院的現狀研究》的報告從多個不同角度論證了私人病房在降低院內傳染率的優勢與推廣可行性;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程兵研究員介紹了大數據、統計學傳統建模方法和機器學習三者能夠構成的三角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