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人工智能技術發展趨勢來看,未來幾年,規模定律依然有效,大語言模型仍有很大提升空間。”6月14日,2024北京智源大會在京舉行。百度首席技術官王海峰在主旨演講中對人工智能技術發展作出最新判斷。他認為,大模型為通用人工智能帶來曙光,可以從兩個角度解讀,一是人工智能技術的通用性,二是能力的全面性。
王海峰。圖源:百度
在技術的通用性方面,王海峰提出,大模型在解決不同任務、語言、模態、場景的通用性都變得越來越好。以自然語言處理為例,之前有分詞、句法分析、語義匹配、機器翻譯、問答、對話、等等很多個子方向,現在一個大語言模型就可以解決絕大多數任務;語言方面,大模型既可以解決單語言的問題,也可以跨語言——不僅學習了人類的自然語言,也學習了人工定義的形式語言,架起了從思考到執行的橋梁;同時,大模型也可以實現多模態的統一建模,廣泛賦能各行各業應用等等。總體上,人工智能技術的通用性越來越強。
在能力的全面性方面,王海峰表示,理解、生成、邏輯、記憶是人工智能的四項基礎能力,其他各項人工智能的典型能力,無論是創作、解題、代碼,還是規劃、決策等等,基本上都是這四項基礎能力的綜合運用。他談到:“這四項能力越強,越接近通用人工智能。”
對于人工智能技術的進一步發展,王海峰認為,規模定律未來若干年仍將有效;大語言模型現在能力很強,還在快速進步,未來仍有很大提升空間;多模態大模型會越來越好用;智能體技術會越來越成熟。人工智能技術正在加速進步,產業進入爆發期。
王海峰指出,縱觀人類經歷的前三次工業革命,其核心驅動力量機械技術、電氣技術和信息技術都有很強的通用性,會應用于各行各業,當它們呈現出標準化、自動化和模塊化的工業大生產特征,核心技術就進入工業大生產階段。人工智能基于深度學習及大模型工程平臺,包括算法、數據、模型、工具等,也已經具備了非常強的通用性,并且具備了標準化、模塊化和自動化的特征,所以深度學習及大模型工程平臺推動人工智能進入到了工業大生產階段,通用人工智能將加速到來。
“未來將是一個更加開放的超連接世界,未來工程教育必須有新的思維、新的理解和新的創新。”在近日舉辦的2024國際工程大會上,中國工程教育認證協會理事、東北大學原校長趙繼強調,跨學科協同網絡和合作方式的扁......
近日,中國長城參與承擔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面向人工智能應用的神經網絡處理器關鍵標準研究與芯片驗證”項目經專家組評審,順利通過驗收。作為首批人工智能領域的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面向人工智能應......
《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建立人工智能安全監管制度。”這是黨中央統籌發展與安全,積極應對人工智能安全風險作出的重要部署。人工智能是引領這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
引言:“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細胞和基因治療(CGT)領域在過去幾年中取得了顯著進步,其管線和批準產品的數量急劇增加。然而CGT市場仍然面臨許多挑戰,這些挑戰阻礙了其增長并延遲了這些療法的......
近日,湖北省科技廳等6部門聯合發布《湖北省科技人才貸工作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旨在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科技人才和人才企業的信貸投入,助力科技人才企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明確指出,貸款對......
10月31日,華為創始人兼CEO任正非與ICPC(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主席、教練及獲獎選手座談會紀要曝光。談及時下火熱的人工智能(AI),任正非表示,世界走向人工智能的潮流是不可阻擋的。芯片、算力......
2025年的腳步越來越近,美國《福布斯》網站在近日報道中預測了2025年值得關注的四大技術趨勢。文章強調,這些最具變革性的技術將深刻影響人們的生活與工作方式,同時也會顛覆我們對周圍世界的認知。AI代理......
10月22日,百度在北京發布了“2024十大科技前沿發明”,一批創新AI(人工智能)原生應用和高價值專利成果披露,“大模型”成為關鍵詞。這十大科技前沿發明具體為:基于生成式大模型的智能體技術,基于大模......
記者從市場監管總局獲悉,近期,我國提出并牽頭推動在國際電工委員會核儀器儀表技術委員會(IEC/TC45)成立帶電粒子加速器和核設施人工智能兩個國際標準新工作組,實現了我國在核儀器儀表領域牽頭成立國際標......
10月26日,2024年北京市數字教育工作推進會上,《北京市教育領域人工智能應用指南》發布,明確人工智能在6大重點教育領域、29個典型場景的應用規范,指導師生穩妥有序開展實踐。今后,《指南》將隨技術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