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百度量子計算研究所傳出變動消息。
官方已證實,旗下量子實驗室及可移交的量子實驗儀器設備將捐贈予北京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
目前雙方正在推進具體細節。
無獨有偶,2個月前,去年11月,阿里達摩院也將量子實驗室捐贈給了浙江大學,并表示:“為了進一步推動量子科技協同發展,達摩院聯合浙江大學發展量子科技,達摩院將量子實驗室及可移交的量子實驗儀器設備捐贈予浙江大學,并向其他高校和科研機構進行開放。”
在2017年的時候,阿里巴巴宣布成立研究部門“達摩院”,量子計算就是其首批公布的研究領域,隨后經過整合資源成立了量子實驗室。2018年初,達摩院量子實驗室研究團隊基本組建完成,并于同年2月,推出了具有11個量子比特的云量子計算服務,成為全球第二家提供處理能力超過10量子比特的公司。2018年5月,實驗室成功研制出“太章”,全球率先成功模擬了81比特40層的作為基準的谷歌隨機量子電路,超過了谷歌量子硬件可以實現的規模。2019年9月,達摩院宣布完成了第一個可控的量子比特的研發工作,設計、制備和測量全部是自主完成。2020年發布的全球十大量子計算公司,中國僅有阿里巴巴在內的2家公司上榜。2022年3月,該實驗室又成功設計制造出兩比fluxoniu量子芯片,在此類比特達全球最佳水平。目前,達摩院量子實驗室網站已撤下之前的所有內容。
百度量子計算這五年
百度量子計算研究所成立于2018年3月。
目前官網仍正常運行
擔任百度量子計算研究所所長的,是悉尼科技大學量子軟件和信息中心創辦主任段潤堯教授。
他本科博士畢業于清華計算機系,師從應明生教授。2016年他還曾與Andreas Winter教授合作,首次給出圖論中著名的Lovász number自1979年以來完整的信息論解釋。
而量子計算先驅、量子密碼學共同發明者之一Artur Konrad Ekert擔任研究所的專家顧問。
從官網信息來看,五年來百度量子實驗室主要有這幾大產業成果。
集成軟硬件平臺及應用的產業級超導量子計算機“乾始”
全球首個全平臺量子軟硬一體化解決方案“量羲”
量子領域大模型
具體而言,2021年10月,百度官宣了QIAN戰略,旨在打造量子軟硬件一體化解決方案——
Q代表著量子(Quantum)、I代表著基礎設施(Infrastructure)、A則是應用(Application),以及N代表網絡生態(Network)。
2022年8月,在 “量見未來”量子開發者大會上,百度首席技術官王海峰發布一攬子的技術成果,百度在量子計算上產業布局正式打響。
當時就包括產業級超導量子計算機“乾始”、以及全球首個全平臺量子軟硬一體化解決方案“量羲”。
據介紹,乾始搭載了10量子比特超導量子芯片,平均T1時間僅有31微秒,單量子比特門保真度高達99.8%。
值得一提的是,在硬件設備之外,百度還打通了量子計算的應用層,推出了量子軟硬件接口“量脈”。
它提供了可視化的一站式客戶端,只要提前輸入芯片基本信息,量脈就可以自動初始化量子芯片,大幅降低運維成本。
在此基礎之上,百度開發了“量子操作系統”——云原生量子計算實驗平臺“量易伏”,目標是讓所有人足不出戶就能在手機上搞量子實驗。
并且這些實驗是在“乾始”上進行的真實運算,而不是動畫模擬。
除了“乾始”,量易伏中還接入了來自中科院物理所和中科院精密測量院的量子計算機。
在操作系統之上,百度又基于飛槳平臺搭建了全球首個云量一體的量子機器學習平臺“量槳”。
它可以通過連接量易伏,進行調用量子算力運行量子機器學習算法,實現量子應用的具體實踐。
這一系列成果完整構成了一套量子計算的基礎設施,即全平臺量子軟硬件一體化解決方案“量羲”。
巨資之下的量子計算
當下,全球經濟不振,谷歌、微軟、阿里、百度、亞馬遜等科技巨頭都進行了大規模的裁員。畢竟,在這個艱難的時期,開源節流,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談及開源節流,量子計算必然是優先考慮事項。
當下,量子計算的發展還處于“嬰兒”階段,也就說,除了燒錢,短期內看不到明顯的收益(5-10年)。
而談到燒錢,就不得不提像谷歌、IBM、阿里、騰訊以及百度等這樣的科技巨頭,研發量子技術的錢,一般都是自己輸血。
而初創公司,則通過各種融資渠道獲得資金。
要知道,量子技術的研究,是真燒錢。
所以,即便是量子初創公司,其拿到的融資,動則幾千萬甚至上億。
就拿2022年的融資數據來說,融資金額在億元以上的就有本源量子、華翊量子、量旋科技以及圖靈量子四家量子計算公司。
至于收入,我們可以從2023第三季度的量子計算上市公司的財務報告直觀的感受下[2] [3] [4]。
對于如此席卷全球,熱度不斷攀升的專精尖量子科技而言,其收入和熱度對比簡直不要太強烈。
值得一提的是,不僅僅是2023財年Q3報表長這樣,以往的財表,幾乎都是這個趨勢。
所以,百度、阿里撤銷量子計算實驗室,業內人士多表示,錢,砸不動了。
撤銷背后的打壓
然而,筆者認為,錢,只是其中一個因素。畢竟,同樣是開源節流,但到目前為止,被爆出裁員量子計算部門的大廠,只有阿里和百度。
而阿里和百度,都屬于國內企業。
筆者推測,阿里和百度撤銷量子實驗室,可能也與相關管制有關。
2021年11月,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BIS)發布了一系列與中國有關的新實體名單和出口管制改革,以限制在人工智能、量子計算、生物技術和無人機等領域對中國的出口。
值得一提的是,量子計算作為新興技術,尚未產生實際的應用,還處于前期探路階段,就被拉入了禁止的清單列。
BIS將27個實體和個人列入所謂的“軍事最終用戶”清單,打壓拉黑了12家中國企業。[5],理由是它們支持中國的“量子計算努力,支持軍事應用,如反隱形和反潛應用,以及破解加密或開發無法破解的加密的能力”等活動。
包括已在科創板上市的量子通信巨頭國盾量子(688027)及其子公司,以及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等(參閱:突發,美國商務部將國盾量子加入黑名單)。
然而,這只是開始。
2021年12月,美國國會采取了更廣泛的年終制裁、出口管制和供應鏈限制措施,針對中國國家安全綜合體、高科技實體以及一些被“莫須有”罪名的公司。其年終制裁目標包括了中國供應鏈和人工智能、量子計算和生物技術[6]。
2023年8月,拜登政府簽署對華行政令,明確限制人工智能、半導體和量子計算的投資。
這一波操作下來,反映出兩黨對美國投資、向中國出口以及對中國某些活動提供商業支持的擔憂,但從實際情況來看,這些擔憂被無端放大,確實有無端打壓的嫌疑。
量子計算,作為一個跨學科最強的研究方向,除了本身的量子芯片技術之外,很多基礎設施依賴于全球的供應,比如基于低溫超導技術路線的超導量子計算機對稀釋制冷機依賴很大(參閱:最全量子計算硬件概述)。
以大規模量子比特的需求為前提,目前的制冷機肯定是無法滿足大規模的需求,比如IBM就自己定制了巨大的制冷系統。但是這些技術似乎會受到管制威脅。
從多方訪談來看,目前中國尚未有自主可商用的稀釋制冷機供應于市場上的量子計算機開發商(不排除秘而不宣的突破)[7],多數是由牛津儀器、Bluefors或者其他的底層設施供應商提供,新的量子計算競爭參與者都建立了這樣的微妙的合作關系。
圖|主流儀器供應商牛津儀器、Bluefors、蘇黎世儀器、qblox等(來源:量子客《量子計算革命》)
2023年11月16日,阿里巴巴曾在一份申明中表示,由于美國最近對中國出口芯片的管制存在“不確定性”,阿里巴巴集團放棄了分拆云計算部門并上市的計劃。次日,阿里巴巴市值下跌 200 億美元。
美國一系列的限制措施將會對被限制的實體帶來一定的技術發展瓶頸威脅。雖然,這也可能刺激中國實體在該領域加速投入和突破,但風險仍然是存在的。也許,百度和阿里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量子寒冬來了?
看來,短期之內,阿里和百度是“舍棄”量子計算了。
不過,話說回來,作為一個企業而言,像這種長期看不到回報的技術,與其攥在手里消亡,把實驗室和設備捐贈給研究機構,也許,是一個最優抉擇。
不少聲音表示,強大如阿里、百度,都“舍棄”了量子計算,是不是意味著,量子計算的寒冬,來了?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百度和阿里關閉量子計算實驗室的消息,無疑給中國乃至全球的量子計算領域投下了一絲陰影。量子技術的發展,固然需要巨額投入和長期耕耘,但也深受國際政治格局和貿易政策的影響。
量子計算的未來不僅取決于技術進步,更在于全球合作與開放的科研環境。
即便是科技巨頭,面對資金的壓力和外界的管控,也不得不做出策略上的調整,這一點給所有投身量子計算的企業和研究者提供了重要的啟示——技術創新和商業模式的可持續性需要同步考量,而在科技冷暖交替的周期中,穩步前行和靈活應變同樣重要。
盡管目前的情況顯得有些黯淡,但量子計算的未來依然值得期待。畢竟美國、中國、俄羅斯、加拿大、英國等國家都重金入局,谷歌、IBM等科技巨頭研究數十年了依然堅信。
量子計算的理論和實驗研究正逐步深入,當下已經實現了48 個邏輯量子比特的量子線路,IBM、AtomComputing已推出1000+量子比特系統,并且在交通、金融、物流等領域已經顯現出潛在的應用價值。
中國雖然在量子計算領域起步較晚,但是,當下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成就,如量旋科技超導量子芯片已出口至海外,本源量子已經推出64Q超導量子計算機,圖靈量子推出了光量子計算機—TuringQ Gen 1,啟科量子、華翊量子以及國儀量子先后推出了離子阱量子計算機等。
根據最近的全球動態,可以預見,隨著政策的逐步優化和國際合作的加強,量子計算在未來將會在多個維度取得突破。這包括硬件技術的持續進步、算法和軟件層面的創新,以及新的商業模式和應用場景的探索。
同時,中國也有可能通過加大對本土量子技術的投資,推動研究和產業化的快速進展,縮小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最終,量子計算可能會成為推動科技進步和經濟增長的新引擎,為解決復雜問題和推動技術創新提供前所未有的動力。
而那些能夠持續投入、忍受寒冬、等待春暖花開的企業和研究機構,將有望在量子計算的春天中成為領跑者。
2025年3月31日,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順義館)迎來科技界年度盛會!第六屆中國實驗室發展大會(CLC2025)與第二十二屆中國國際科學儀器及實驗室裝備展覽會(CISILE2025)同期啟幕。本......
一年一度的美國匹斯堡展會2025年3月3日-5日在波士頓召開,Pittcon旨在展示分析研究和科學儀器的最新進展,同時提供繼續教育和科學交流的機會。2025年有接近500家儀器和部件廠商參展,來自中國......
3月5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基本路徑。這是對以新質生產力增強發展新動能、更好推動我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規律性認識,是建設中國式現代化必......
3月1日,西安交通大學西安校友迎春茶話會在西安凱悅酒店召開。西安交通大學校長張立群院士、陜西省政府原副省長潘連生、陜西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西安交通大學原黨委書記張邁曾、西安交通大學常務副校長別朝紅、......
近日,經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全國博士后管委會辦公室批準,湘江實驗室獲批設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系2024年度湖南省“4+4科創工程”唯一獲批單位,標志著湘江實驗室在人才培養平臺方面取得新突破。博士后科......
2025年2月28日至3月1日,由上海實驗室裝備協會主辦,中國出入境檢驗檢疫協會、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實驗室建設與安全分會和上海市檢驗檢測認證協會等多家行業組織共同協辦的第一屆實驗室行業嘉年華(展覽會......
“作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頂梁柱’和‘壓艙石’,國資國企應強化科技創新戰略使命,發揮長期資本、耐心資本、戰略資本作用,更好服務高水平創新型省份建設。”省國資委總經濟師逯松全表示。科技創新既是國有企業增......
近日,省教育廳印發《海南省高等學校實驗室危險化學品管理辦法》(以下簡稱《高等學校管理辦法》)《海南省普通中學實驗室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辦法》(以下簡稱《普通中學管理辦法》),進一步防范和消除危險化學品安......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作為2025年經濟工作的重點任務之一。全國人大代表、海信集團董事長賈少謙表示,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關鍵是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推動科技創......
復旦大學類腦智能科學與技術研究院加福民團隊在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華山醫院成功實施全球首批共4例“三合一”腦脊接口電極同步植入臨床概念驗證手術,截癱患者術后24小時內恢復腿部運動,最快10天嘗試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