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附差異法
實驗方法原理 | 利用星形膠質細胞、少突膠質細胞和小膠質細胞生長存在時間上的差異、細胞生長方式及細胞對培養層黏附性不同等特性,用37℃恒溫搖床從培養的皮層來源的混合膠質細胞中去除少突膠質細胞和小膠質細胞,其中星形膠質細胞的貼附力最強。用這種方法獲得的星形膠質細胞純度很高(95%以上),且細胞具有較好的增殖能力。 |
---|---|
實驗材料 | 新生2-3d的SD大鼠仔鼠 |
試劑、試劑盒 | 含10%胎牛血清的DMEM培養基 D-PBS液 消化液(0.25%胰蛋白酶+0.04%的EDTA) |
儀器、耗材 | 37℃恒溫搖床 |
實驗步驟 |
1.培養少突膠質細胞,待10天后細胞分層,且星形膠質細胞已經完全鋪滿底層,開始純化。 2在37℃恒溫搖床上,固定好培養瓶,以280r/min的速度能搖過夜,約20h。 3.次日,在顯微鏡下觀察上層細胞脫落情況,若上層細胞基本去除干凈,而下層細胞仍完好貼壁,就可終止純化。棄培養液后按照細胞傳代的方法將細胞從培養瓶中分離出來并再次接種。分離培養成功的細胞,沒有污染,狀態好,細胞增殖較快,1周左右能進行傳代,而且沒有太多的雜細胞。
|
注意事項 |
1.搖床過夜純化細胞時注意用封口膜將瓶口封死,避免污染和漏氣。 2.如果下層細胞在震搖過夜后開始成片脫壁,應及時終止震搖并開始傳代分離培養。 3.硝化后重新接種的星形膠質細胞最好接種在多聚賴氨酸處理過的介質上,否則細胞容易聚團生長,狀態不好。
展開 |
其他 |
1.選擇原代培養用的動物時,最好是新生2-3d的仔鼠,此時的皮層星形膠質細胞數最較多,且易存活。 2.原代培養的星形膠質細胞可以傳代培養,但應確保每次實驗使用的細胞為同一代次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