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價金屬鹽沉淀法,目前在生產上廣泛采用。具體方法是:在果膠液中加入一定量的MgCl2、CuCl2或AlCl3然后用氨等調節pH,使之形成堿式金屬鹽,此堿式金屬鹽與果膠形成絡合物沉淀出來,然后再經過脫鹽漂洗和干燥得到果膠成品。具體流程是:橘皮殘渣-復水-滅酶-漂洗-瀝干-加酸萃取-過濾-加鹽沉析-抽濾-洗滌-干燥-粉碎-產品。
最早提出的鹽析法是鋁鹽法,但鋁鹽法收率低,沉淀性狀不好,操作較為困難。后又提出鐵鹽法,鐵鹽法產率較高,但其沉淀顏色太深,增加了脫色的難度,故不甚理想。而混合鹽析法采用鐵鋁混合鹽沉淀果膠,所得到的沉淀性狀好,易于分離,且色澤較淺,又有較高的產率,是一種較好的沉淀果膠的方法。
優點:酸提取法是最古老的工業果膠生產方法,1925年便有較全面的評述。用醇沉淀果膠,傳統性強且純熟,工藝較簡單,各種條件比較容易控制,無污染,得到的果膠質量好、純度高。鹽析法耗用酒精量少,總能耗少,利率×粘度指標小于醇析法,此法具有生產成本低,果膠質量較好等優點。
缺點:酸提取法主要是提取過程中果膠分子易發生部分水解和降解。這樣降低了果膠分子量,影響果膠的收率和質量,同時,提取時的溫度、時間、酸的類型,水與皮的比率、溶液的pH對果膠的提取影響也很大。并且在酸提取過程中由于加熱而打碎成膠粘的糊狀,使萃取液與廢皮的過濾發生困難,同時易腐蝕設備,使提取果膠的生產受到很大影響。目前鹽析法存在的困難在于脫鹽技術未能跟上,因而造成果膠粘度下降,猜測由于脫鹽不徹底亦有可能造成產量增加;其次,選用大量的酸、堿對人體皮膚有腐蝕作用,又易造成環境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