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圣母大學發明的突破性設備采用了一種創新的方法來“監聽”細胞的對話。未來,這項技術將幫助改善癌癥和其他疾病的診斷。相關論文發表在新一期《納米》雜志上。
科學家早就知道,RNA在細胞內扮演信使的角色,翻譯DNA信息來幫助細胞制造蛋白質。最近,科學家發現,某些類型的RNA存在于細胞壁之外。這些細胞外RNA(exRNA)都位于一個微小的載體“瓶子”內,它們就像“漂流瓶”一樣,沿著體液流動,將信息傳遞給其他細胞。
對exRNA的新發現也提出了一個誘人的可能性:將exRNA用作“監聽”細胞對話的一種方式。研究人員表示,這些exRNA是“信息的金礦”。它們可攜帶癌癥、心臟病、艾滋病和其他危及生命的疾病的早期預警信號。使用exRNA診斷疾病不僅更有效,而且比現有方法更快、更便宜,因為在少量血液或其他體液樣本中有足夠的exRNA來表明許多疾病的存在。
新技術使用酸堿度(pH)和電荷的組合來分離exRNA載體。盡管exRNA載體在大小和重量上重疊,但每種類型的載體都有一個獨特的“等電點”——一個分子表面不帶電荷時的pH值。
據此開發的設備十分小巧,可一手掌握。設備中間流過的仿佛是一股水流。但這股水流有一些肉眼看不到的特殊之處,也就是存在pH梯度。左側的水呈高酸性,pH值與一杯西柚汁的pH值大致相同。右側的水呈強堿性,pH值類似于一瓶氨水。這種梯度來自由特殊設計的芯片驅動的雙面薄膜,因此,該設備更便宜、更環保、運行更高效。
使用該方法,研究團隊能夠用不到1毫升的血漿、唾液或尿液產生非常純的樣本(高達97%的純度)。與當前需要大約一天檢測時間的方法相比,這個過程僅在短短半小時內就能對樣本進行全面分類。
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做到這幾個“早”,即使不幸罹患癌癥,也有很大幾率可以重回正常生活。如何實現科學早篩?常見的方法是做影像學檢查。近年來,檢查血液中的某些標記物含量,也成為體檢套餐中的常規項目。這種方法,檢測的是細胞外RNA,這類RNA攜帶著某些疾病的早期預警信號。只要能識別出這些信號,就能實現對疾病的早期干預。不到一毫升的體液,短短半小時的分析,新的早篩方法給了治療手段跑贏癌細胞的機會。
記者10日了解到,國際頂級學術期刊《Cell》在北京時間9日11時發表了中山大學與阿里云合作的科研成果,研究團隊利用云計算與AI技術發現了180個超群、16萬余種全新RNA病毒,是已知病毒種類的近30......
細胞衰老在胚胎發育、損傷再生、癌癥和機體衰老等生理病理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同樣是“年邁”的細胞,卻有好有壞,有些在體內作亂,有些默默守護健康。如何精準識別并區分出衰老細胞群體中的“好人”和“壞人”,......
胞可抑制腫瘤轉移 科技日報北京10月8日電(記者張夢然)美國國家癌癥研究所下屬一組團隊首次在小鼠中發現了一種天然免疫機制。這道“防線”可阻止逃逸的癌細胞發展成身體其他部位的腫瘤。相關研究成果......
記者10月6日從華中農業大學獲悉,該校棉花遺傳改良團隊開發出基于CRISPR/dCas13(Rx)的新型植物RNA甲基化編輯工具。研究成果日前發表于《先進科學》雜志。N6-甲基腺苷(m6A)是真核生物......
南京醫科大學教授鄭科、郭雪江和副教授林明焰與中南大學教授、中信湘雅生殖與遺傳專科醫院副院長譚躍球等課題組合作,系統鑒定了哺乳動物生精細胞RNA結合蛋白、RNA結合結構域和非結構域元件,構建其男性不育相......
93年前,時任紅一方面軍第一軍團第三軍軍長的黃公略在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區東固畬族鄉六渡坳指揮部隊轉移時,遭敵機襲擊壯烈犧牲。近年,疑似黃公略烈士遺骸在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區東固畬族鄉出土。復旦大學科技考古研......
9月4日,華中農業大學棉花遺傳改良團隊在《先進科學》雜志在線發表了其最新研究成果,該團隊開發出基于CRISPR/dCas13(Rx)的新型植物RNA甲基化編輯工具。以往對植物中m6A功能分析研究,多數......
拓撲異構酶I(TOP1,TopoisomeraseI)是一種能促使DNA放松并預防和消除轉錄過程中扭轉應力(torsionalstress)的重要酶類,然而,調節TOP1酶類活性背后的機制,目前研究人......
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領導的團隊創建了一個基于AI的工具RENAISSANCE,其可結合各種類型的細胞數據,準確描述細胞代謝狀態,從而幫助人們更精準地理解細胞功能。RENAISSANCE是計算生物學的一......
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領導的團隊創建了一個基于AI的工具RENAISSANCE,其可結合各種類型的細胞數據,準確描述細胞代謝狀態,從而幫助人們更精準地理解細胞功能。RENAISSANCE是計算生物學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