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蘭恒天然“毒奶”事件曝出后,網上出現了很多“斯德哥爾摩綜合征”似的言論。有人說“這種東西比起地溝油什么的簡直就是安全食品”,還有人說“即便如此我也覺得比國產奶粉放心一萬倍”……明明是受害者,卻滿是對問題企業的肯定甚至褒揚,讓人哭笑不得。更何況,肉毒桿菌相比三聚氰胺,在危害性上有過之而無不及。
上述這種言論當然談不上理性,不過也并非“自虐狂”這么簡單,更不是無緣無故地“崇洋媚外”。恒天然2005年與三鹿集團簽署合資協議,注資 8.6億元收購三鹿43%股份。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曝出。令人驚訝的是,據媒體報道,竟是恒天然率先重視三鹿添加三聚氰胺的問題,并呈報給新西蘭政府和中方,力促查處這一問題。最后,恒天然因為三鹿破產損失慘重,但企業負責人表示“恒天然從來沒有后悔主動將三鹿事件曝光”。
這一次,肉毒桿菌事件同樣是恒天然公司自己公布的。按照恒天然的說法,早在今年3月,企業便發現了潛在質量問題,直至7月31日才發現肉毒桿菌。我們當然可以質問:為何要花這么長時間?為何沒采取臨時應急方案,先叫停問題產品再去細查?2012年5月生產的問題產品,在一年零三個月之后才公布,意義究竟有多大?不過應該看到的是,在沒有政府調查、沒有媒體曝光的情況下,企業主動公布丑聞,足以體現其對食品安全的負責態度。所以,在恒天然曝出 “毒奶”事件后,網友一邊對三鹿鞭尸一邊對恒天然肯定,并非毫無緣由。
那么,恒天然為何會主動曝光丑聞?原因或許在于,及時公布產品丑聞對企業來說是生存的底線,而不是道德的高點,要不然失去消費者的信任,企業就會失去可持續發展的競爭力。此外,有什么樣的監管力度,就會有什么樣的企業作為,主動公布丑聞不僅是道德問題,更是監管問題。這兩點,需要我們的企業和監管部門反思,畢竟進口食品有那么多道把關程序,為何檢不出肉毒桿菌?相關進口企業不該只以受害者面目示人,相關監管部門更不能只在事后“積極作為”。
昆士蘭大學昆士蘭腦研究所的FredericMeunier教授和MerjaJoensuu博士揭示了A型肉毒桿菌神經毒素(通常稱為Botox)穿透腦細胞的精確分子過程。這種毒素是由一種高度致命的生物物質產......
雖然許多研究表明,天然的人類母乳是嬰兒最好的食物,但以冷凍狀態儲存這種東西有其缺點。而一種新的激光系統解決了這一問題,它可以在不損失任何營養成分的情況下將牛奶制成粉末。哺乳期的母親通常會抽出并儲存母乳......
5月21日,“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食品制造與農產品物流科技支撐”重點專項——“基于中國母乳研究的新一代嬰配乳粉制造技術研究及示范”項目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啟動。該項目由飛鶴乳業牽頭,上海交通大學醫......
近日,嬰幼兒配方奶粉新國標正式實施了! 標準是新制定的,但新聞卻算是個舊新聞了。早在2021年3月18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網站發布50項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其中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嬰兒配方食品》......
雅培全球官網于美國時間2月17日宣布主動召回在美國密歇根州工廠生產的Similac、Alimentum、EleCare三款嬰兒配方奶粉。相關奶粉此前已有4起消費者投訴。雅培稱,作為質檢流程的一部分,公......
近日,發表在《科學報告》雜志上的這項研究發現,在四個不同部位--不僅僅是在前額--接受肉毒桿菌注射的人報告焦慮的頻率明顯低于因相同情況接受不同治療的病人。Abagyan和他的團隊在數據庫中搜索了與對照......
對于新手爸爸媽媽來說,圍繞嬰幼兒的成長總是有層出不窮的知識需要儲備。特別是圍繞孩子的“吃食”問題,讓很多新手爸爸媽媽緊張不已。正值夏季,氣溫升高、空氣潮濕、蚊蟲增多、都會對奶粉造成威脅。社交論壇上,一......
香港消費者委員會于8月17日發布嬰兒奶粉檢測報告,引發廣泛關注。此次測試內容為雀巢、美贊臣、明治、雪印等15款預先包裝的初生嬰兒配方奶粉,售價為250元至539元。測試結果發現,1款奶粉氯丙二醇(3-......
近日,香港消委會測試了15款嬰兒配方奶粉,發現全部樣本均檢出污染物氯丙二醇,而其中9款樣本更檢出具有基因毒性及致癌性環氧丙醇,不過這種致癌物的含量都低于歐盟上限。氯丙二醇(3-MCPD),是食物加工過......
奶粉是寶寶的口糧,所以寶爸寶媽們對此也是十分細心,進口的、大品牌的,總要精挑細選了才放心,但是千挑萬選,有的時候還是會出問題。常州市民吳女士的女兒剛出生6個多月,這期間她一直在鐘樓泰盈八千里小區門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