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5-09-11 13:43 原文鏈接: 看湯森路透副總怎么說影響因子——意得輯專家視點

      今天我想分享國際管理與技術編輯學會(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managing and technical editors,ISMTE)所撰寫的關于影響因子的文章,通過與湯森路透編輯發展和出版商關系部門的副總裁 James Testa 的談話,取得許多影響因子運作的信息,由于文章非常的長,所以節錄了對大家來說比較有意思的信息,有興趣閱讀全文的人,請登錄《意得輯專家視點》。

      大家都知道影響因子的基本背景,它是計算期刊在特定的兩年期間內發表的文章所收到的平均引用數,因此當年發表的會是上一個年度的影響因子,期刊影響因子現歸湯森路透所有,一般在六月份公布最新的IF。

      對于期刊編輯來說,期刊影響因子可以展現自己的工作質量;而對出版商來說,期刊影響因子可以量化旗下各期刊的表現;對科研作者來說,能發表論文在高影響因子的期刊可以幫助自己的科研職涯。

    期刊如何取得影響因子?

      期刊要取得影響因子,首先要先被收錄在 Web of Science 的 3 個索引之一:

       科學引文索引擴展版(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TM,SCIE)

       社會科學引文索引(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SSCI)

       藝術與人文科學引文索引(Arts &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A&HCI)

      以上 3 個索引都使用相同的收錄標準:引用率,及時性,國際重要性,英語文本等,優先收錄發表原創研究和文獻綜述的同行評審期刊。

      在審核標準中最重要是時效性,期刊應根據訂定時程出版期刊,比如月刊是否確實每個月定期出版。另一個主要條件是引用潛力,湯森路透編輯必須衡量期刊的內容是否會被引在適當的水平,并分析該期刊與已收錄的同領域期刊的關系。

      整個評估包括期刊的出版標準審查(時效性、訪問的內容、英語語言、同行評審)、編輯內容(創新內容、競爭對手比較)、國際化程度(作者、編輯、編輯委員會需有國際化組成)、引用分析。根據 Testa 所言,知名的單位支持確實能影響期刊的審查,但期刊必須符合上述的收錄條件,任何游說行為將不利于申請。

      湯森路透的編輯每年大約收到 3,000 家期刊的申請,在 2012 年,其中約有 10% 至 12% 經過評估期刊被接受收錄在 Web of Scienc 中。

    影響因子的使用和濫用

      Testa 指出一個常見的影響因子的誤用,包括研究機構和大學在內,人們有時把影響因子用來評價作者或文章,雖然事實上作者可能會也可能不會對期刊的影響因子有任何影響。

      在一些歐洲國家,學術職業生涯取決于以影響因子為基礎的評價指標。在捷克,要成為教授的條件包括發表論文在有影響因子且排名頂尖的期刊上(根據期刊的影響因子計算點數),然后是同行評審過但“無影響”的文章、書籍章節、國內的同行評審期刊、會議摘要等,在捷克和斯洛伐克的大學,各校的規定各有不同,但多半要求 10 到 15 篇有影響因子以及特定引用數的文章。

      作者會操作影響因子,在基金報告中使用累積的影響因子,這些作者不過把某個基金項目中所有文章的影響因子加總起來,然后得到一個好看的影響因子,比如 75 之類的。有些歐洲科學家甚至會在自己的履歷上呈現累積的影響因子。

      類似的情況也出現在期刊編輯,編輯們為了追逐影響因子而做出不端行為來膨脹期刊影響因子。例如,他們會要求作者引用期刊發表的論文時才接受發表,這樣是大家所稱的強制引用(coercive citation)或過度自引(excessive self-citation)。Testa 指出,另一個被湯森路透稱之為“citation cartel”的濫用行為,是指同屬一個領域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期刊互相同意增加引用彼此的文章。湯森路透很清楚這些“手法”,當他們發現任何期刊使用這些手法,很可能會打壓期刊的影響因子,一般來說為時兩年,湯森路透過去曾經會把期刊從 Web of Science 中剔除,但已決定停止這項懲處,現在他們讓出版商知道原因,然后打壓期刊的影響因子。出版商可以提出抗議,然而實際上,當湯森路透開始行動打壓影響因子時,代表湯森路透編輯已經花了很多時間檢查數據,他們從來沒有收回類似的決定。

      給科研作者的建議

      作者在看待影響因子時應該要有這樣的概念:“我們必須要知道,期刊有好的影響因子,是因為編輯和審稿人的細致的工作,挑選和改善好文章,帶來了好科學,而不是反向操作,也就是說, 一篇文章是好的并不是因為它被接受發表在高影響因子期刊上” 。

      給期刊編輯的建議

      編輯在期刊還沒有影響因子前可以做的事情有很多,教育作者發表更多的創新研究在期刊上,讓期刊對作者更有吸引力。世界各地的期刊,即非洲、南美以及來自亞洲國家的期刊,應該申請加入適當的索引。需要更多多樣化的期刊,比如一些特殊的領域如民族學、語言學、結構和歷史等,套用 Zetterstr?m 的話:科研工作必須要傳播到世界各地,保存科學進步的多樣性。

    科技改變了學術出版,也影響了影響因子

      Online-Early Articles

      現在許多期刊都會事先在線發表論文,之后才發表在有期號卷號的期刊上。論文一旦在線發表后即可被引用,但如果論文 online 的年度跟之后見刊(不管在線或印刷,有卷號的為準)的年度不同該怎么辦?這如何影響影響因子的計算?

      James Testa 解釋說,湯森路透偏好簡單的情況,也就是文章在同一年 online-early 發表跟見刊,不過,當情況不允許時,湯森路透采集影響因子的方式是引用日期,假設論文 X 在 2013 年 12 月 online,2014 年 1 月刊登,論文 Y 在 2013 年在參考文獻中引用了 online 版本,湯森路透會視引用發生在 2013 年,如果論文 Y 是引用 2014 年 1 月號的期刊,那么這個引用就會算在 2014 年。

      僅有在線出版的期刊

      不久前,“期刊”都還是只印刷在紙本上的文章,不過現在不一定是這么回事了。根據湯森路透網站提供的資料顯示,沒有實質印刷版本的期刊也可以有影響因子。

      社交媒體

      2007年,Chew 等人詢問了幾位在著名醫學期刊工作的編輯如何改進期刊的影響因子。其中一個答案是提高期刊的媒體形象。Testa 透露,當文章發表時,他并沒有想到社交媒體,相反他認為該發送郵件通知同事。現在,通過 各種社交媒體,文章曝光量暴增,真的能影響期刊影響因子。讓越多研究人員知道你在期刊上發表的文章,就可能收到更多的引用。然而,湯森路透看的是社交媒體已經成為常態,許多期刊也都這樣做,如同 Testa 指出的“水漲船高”,隨著引用次數速度上升,影響因子也隨之提高。然而, Jamali 等人認為社交媒體的信息和“贊”的數量僅僅是人氣的指標,而不是信譽和科學工作的質量。

    相關文章

    《食品工業科技》世界期刊影響力穩居Q2區

    近日,《科技期刊世界影響力指數(WJCI)報告》2022版(以下簡稱《WJCI報告》)預發布,該報告是一份體現全球科技期刊同臺競技的評價報告。《食品工業科技》2022世界學術期刊影響因子持續升高,為1......

    OA期刊400+、論文破百萬!知名出版商邁入開放獲取新征程

    今年12月,MDPI迎來值得慶賀的時刻:其發表的開放獲取論文總數突破百萬大關。成立于1996年的瑞士學術期刊出版商MDPI,是全球領先的開放獲取出版機構之一,是全球學術公開和知識共享的先行者。短短二十......

    IF2.690丨這本國際型開放獲取期刊值得期待

     Electronic(ISSN2079-9292)創刊于2012年,是一個國際型開放獲取期刊。目前,期刊已被Scopus、SCIE(WebofScience)、CAPlus/SciFind......

    關注,2022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發布!

    12月5日,中國知網發布2022年“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TOP5%)和“中國國際影響力優秀學術期刊”(TOP5%~10%)榜單。中國知網和清華大學圖書館已經連續11年聯合研制《中國學術期刊國......

    棄用影響因子!2022年中科院分區表即將公布

    2022年中科院分區表即將公布。據官方透露,今年的中科院分區表“預計11月底或12月初上線”。(之前幾年基本都在12月末,甚至次年1月)和往年相比,今年的分區表將會有較大變化。從今年開始,分區表將只發......

    重磅消息|英國皇家化學學會將開放其所有期刊

    10月31日,英國皇家化學會(RSC)宣布在未來五年內開放其所有期刊。它是第一家致力于100%開放獲取模式的化學出版商,并希望這一新模式的運營資金的來源,不是通過向個人作者收取文章處理費(APC)來解......

    中國科協科技期刊有關課題研究項目評審結果公示

    各有關單位:按照《關于申報中國科協科技期刊有關課題研究項目的通知》,通過公開申報、資格審查、專家評審等程序,產生了各項目擬入選單位共4個(詳見附件)。現將評審結果面向社會公示,公示期自11月17日至1......

    清華大學主辦國際期刊出版,全文免費獲取

    Polyoxometalates(《多金屬氧簇(英文)》,ISSN2957-9821)是清華大學主辦的國際首個多金屬氧簇領域跨學科學術期刊,旨在傳播多金屬氧簇領域前沿基礎研究和創新性應用研究最新進展,......

    單項20萬!科協發布科技期刊有關課題研究項目申報通知

    各有關單位: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關于推進一流科技期刊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強科技期刊建設理論研究和實踐創新,切實推動我國科技期刊高質量發展,更好地服務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中國科協科學技術創新部現組織開展......

    重磅!頂級一區期刊官宣:明年起將不再拒稿!

    顛覆科學出版的“游戲規則”?10月20日,國際著名生物學綜合期刊eLife官方宣布了一個重大決定:從2023年1月31日起,所有經過同行評審的文章,eLife都不會作出接受/拒絕的決定,而是直接發布在......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