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的真核起始因子中,eIF2B與人類遺傳病的關系最為密切。eIF2B的五個亞基基因的常染色體遺傳性隱性突變會導致白質異常,在臨床上表現為一系列嚴重的連續癥狀,稱為“eIF2B相關紊亂”。典型的如腦白質病,即白質消失(vanishing white matter,VWM)和卵巢衰竭(ovarian failure)。這種紊亂疾病持續時間久,伴隨年齡增長而不斷惡化,而且當感染發燒或輕微腦部外傷都可以惡化病情而導致死亡。最嚴重時會在嬰兒期就造成死亡,而如果持續到最后會導致成人卵巢發育失敗并可能伴隨神經退化。
在哺乳動物中,eIF3的e亞基(eIF3e)由Int6基因編碼,而Int6基因是鼠乳腺癌病毒(mouse mammary tumor virus)基因組的整合位點。而病毒基因組的插入能夠導致生成被剪切的eIF3e,表達被剪切的eIF3e就能夠導致細胞發生癌變。因此,eIF3e雖然不直接引發癌癥,但卻與癌癥的發生密切相關。
此外,eIF2的α亞基中磷酸化位點的突變能夠導致與PERK(PKR-like endoplasmic reticulum kinase)基因缺失相似的癥狀。而PERK基因突變能夠遺傳性疾病Wolcott-Rallison綜合癥,表現為幼年重糖尿病伴隨骨骼異常生長延遲。但還沒有關于該磷酸化位點的突變發生在人體中的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