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9-09-12 14:50 原文鏈接: 石墨晶格的解聚如何影響碳素電極活化與修飾?

      7月26日,國際學術期刊Biosensors & Bioelectronics(《生物傳感器與生物電子學》)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青年研究員門冬與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張先恩團隊的最新研究成果,論文題為Chemical nature of electrochemical activation of carbon electrodes(《碳電極電化學活化的化學本質》)。該工作揭示了碳素電極電化學活化產生優良性能的化學本質,并從物質材料轉化的角度解釋了這一過程的發生原理。

      碳素電極的電化學活化是電分析化學中一種經典的電極修飾技術,即通過極其廉價而簡便的處理方法使基礎電極獲得多種性能的顯著提升。該操作已在電化學(生物)傳感領域被廣泛作為一種器件預處理方法研究和沿用。人們雖然從多方面對其活化機理進行了逾半個世紀的探究,迄今多種學說仍無法統一認識。該研究選取石墨作為電極模型材料,深入探究了活化處理前后電極表面的形貌、化學屬性變化。實驗通過多種原位或異位亞顯微結構觀測及多種光譜學表征發現:在經典的電化學活化過程中,石墨晶格會發生解聚并在電極表面原位生成一層氧化石墨烯分子薄膜。該薄膜隨后可被還原,原位轉化為還原氧化石墨烯分子層。配合電化學表征實驗確認,原位形成的(還原)氧化石墨烯薄膜正是賦予活化后電極高性能的物質基礎。該結論與此前報道的電極表面結構變化、活性基團增加、表面物質轉化等觀點均能相融,是目前最為綜合性的一種解釋。同時,該認識可用以指導電極表面化學及電化學性質的理性定制,真正將碳素電極的活化處理演化為一種電化學(生物)傳感界面可控修飾的新型工藝。

    image.png

    圖示:碳素電極電化學活化表面化學演化過程

      該研究得到中科院重點研究項目(KFZD-SW-214)、中科院戰略優先研究計劃(XDB29050100)、中科院青年創新促進會(2014308)和中國病毒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研究基金項目(2019IOV006)的資助。



    相關文章

    光子芯片上摻鉺波導激光器面世

    科技日報北京6月12日電 (記者張夢然)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研究人員研制出有史以來第一個芯片集成的摻鉺波導激光器。該激光器性能接近基于光纖激光器,且將“精確可調波長”與“芯片級光子”兩大實用......

    靈活變形觸摸屏讓人“感受”物品軟硬

    英國巴斯大學計算機科學家開發了一款數碼設備觸摸屏DeformIO,它可以通過手指按壓而變形,且能根據用戶施加的力度變得更軟或更硬。雖然這款觸摸屏目前還是個概念原型,但這一突破性技術有可能在10—20年......

    智能傳感器產業發展大會將在安徽舉辦

    5月15日,記者從蚌埠市人民政府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該市與安徽省科技廳、中國兵器工業集團民品發展部會商,定于5月24日至25日在蚌埠市聯合舉辦第六屆中國(蚌埠)MEMS智能傳感器產業發展大會。據......

    蘇州醫工所在納米碰撞電化學傳感研究中獲進展

    納米電化學的核心問題之一是測量界面的微觀化,進而探索和調控納米尺度下電荷傳輸和物質傳遞過程;而微觀化引起的電化學限域和界面尺度效應將隨之顯現。納米碰撞電化學是利用納米材料和電極表界面的碰撞信號對納米材......

    研究揭示非經典炎癥小體通路識別和活化炎癥因子IL18的分子機制

    天然免疫是機體抵御病原微生物的第一道防線,在清除病原感染和內源危險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經典的炎癥小體(inflammasome)通路通過活化下游的蛋白酶caspase-1,切割底物蛋白GSDMD釋放......

    中國科學院大學蘇剛發《物理評論快報》:超臨界磁壓熱效應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學蘇剛教授團隊與合作者利用自己發展的精確高效有限溫度張量重正化群方法,完整給出了Shastry-Sutherland晶格量子磁性模型的壓力—溫度相圖,發現該相圖與水的相圖極為相似,同......

    構筑完美MOF晶格孔,科學家提供了一個優雅的策略

    南京工業大學教授金萬勤團隊與南京大學數學系呂勇教授、沙特阿卜杜拉國王科技大學韓宇教授團隊等,發現幾何學中的球致密堆積問題(也被稱為世紀著名的“吻數Kissing Number”問題,早在17......

    檢測汗液代謝物的可穿戴金屬有機框架傳感器

    汗液中包含了很多人體健康信息,利用可穿戴式汗液傳感器可以從中收集各種生理數據用于監測人體健康。金屬有機框架(MOFs)作為傳感器一種新型的電子活性材料,將MOFs直接集成到柔性電子裝置中用于可穿戴汗液......

    寧波材料所近紅外熱活化延遲熒光材料與器件研究獲進展

    近紅外有機發光二極管(NIR-OLEDs)在生物成像、防偽、傳感器、遠程醫療、顯微攝影、夜視顯示等方面頗具實際應用價值,已成為有機電致發光器件的重要發展方向之一,而熱活化延遲熒光(TADF)材料可以實......

    DNA精確操控碳納米管晶格

    美國科學家在最新一期《科學》雜志上發表論文指出,他們利用DNA精確修改碳納米管晶格,使晶格可以按需精確組裝并按預期發揮作用,從而克服了室溫超導體研制過程中此前被認為幾乎無法逾越的障礙,有望催生出能徹底......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