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具有二維薄層結構,是一種具有潛力的新型潤滑材料。近年來的研究表明,具有原子厚度的石墨烯在微觀接觸尺度下具有超滑特性,在宏觀接觸方式下展現出摩擦學特性,但是均依賴于理想的石墨烯表界面結構。因此,實現石墨烯摩擦表界面結構的調控對于獲得優異的摩擦學性能、推動其實際應用具有重要意義。
近日,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磨損與表面工程課題組發現摩擦力致氧化石墨烯向理想石墨烯表界面結構原位轉化的現象,并與清華大學教授馬天寶團隊合作,結合實驗和分子動力學模擬,揭示結構演變過程的分子作用機理與規律,提出一種利用簡便的摩擦力作用,即可實現選擇區域的石墨烯表界面結構調控的新方法。
研究發現,在宏觀球-盤接觸摩擦實驗過程中,摩擦軌道上的氧化石墨烯發生向完美石墨烯結構的原位大尺寸轉變。實驗檢測到該過程伴隨氧化石墨烯羥基官能團的減少及水分子的溢出。其中,摩擦力作用而非靜壓力驅動該轉化過程;當與有活性鍵的配副摩擦時,更有益于該轉變現象的發生。研究人員進一步結合分子動力學模擬計算,揭示轉變過程的分子作用機制,即在滑移摩擦力剪切作用驅動下,激活氧化石墨烯的羥基官能團與摩擦配副上的活性鍵及相鄰石墨烯片層上羥基官能團之間的化學相互作用,誘導發生C-OH鍵的斷裂。斷裂后碳原子由sp3態向能量更穩定的sp2態轉化,實現六元環結構的自修復;斷裂后-OH基或與配副懸鍵結合,或奪取相鄰片層-OH上的氫生成水分子溢出。
整個摩擦過程中,氧化石墨烯向石墨烯結構的轉變使摩擦系數進一步降低且平穩,因此利用該摩擦結構演變現象,可主動調控、獲得摩擦界面的理想石墨烯結構,實現平穩且長效的潤滑狀態,對于推動其實際應用具有重要價值;利用結構轉化過程中伴隨的摩擦力致水分子脫溢行為,通過監測水分子,可為力致傳感提供新思路。
近期,相關研究結果在線發表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研究工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航天聯合項目、面上項目和中科院青年創新促進會項目的資助。
圖1.宏觀摩擦過程中,氧化石墨烯向理想石墨烯結構轉化的實驗現象
圖2.摩擦過程中滑移界面結構轉化的分子作用機理
瑞士科學家在最新一期《自然·納米技術》雜志上發表論文稱,他們利用石墨烯,制造出了首個超導量子干涉裝置,用于演示超導準粒子的干涉。最新研究有望促進量子技術的發展,也為超導研究開辟了新的可能性。2004年......
科技日報合肥10月31日電(記者吳長鋒)31日,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郭光燦院士團隊與其他合作者及本源量子計算有限公司合作,實現了基于石墨烯的可滑動納米機電諧振器。相關研究成果日前發表于《自......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曾杰課題組、華盛頓州立大學YongWang課題組、加利福尼亞大學戴維斯分校BruceC.Gates課題組和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劉景月課題組合作,在《自然》雜志上發表了最新研究成果。該......
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指導,北京石墨烯研究院(BGI)主辦的“北京石墨烯論壇2022”23-25日在北京舉行。論壇開幕式上,北京市政協副主席、北京市工商聯主席燕瑛指出,首都經......
科考隊在青藏高原羌塘冰川鉆取冰芯。極地未來供圖青藏高原海拔5900米處鉆取的109米冰芯,遇上一種基于量子精密測量的新的定年方法,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以下簡稱中國科大)教授盧征......
石墨烯等二維材料的載流子遷移率高、光-物質相互作用強、物性調控能力優,在高帶寬光電子器件領域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和廣闊的應用前景。當前,發展與主流半導體硅工藝兼容的二維材料集成技術受到業內廣泛關注,其中......
導語:隨著全球新材料產業的迅猛發展,全球新材料產業產值規模將保持正增長態勢,2026年有望突破6萬億美元,且高端材料技術壁壘日趨呈現,以美、日、歐為代表的發達國家和地區憑借技術研發、資金、人才等優勢,......
近日,由常州檢驗檢測標準認證研究院作為主要起草單位申報的國際標準《氧化石墨烯結構表征:AFM和SEM測量厚度和橫向尺寸》(英文名《Structurecharacterizationofgrapheme......
由德國哥廷根大學領導的一個國際研究團隊在最新一期《自然》雜志上發表論文稱,他們在對天然雙層石墨烯開展的高精度研究中,發現了新奇的量子效應,并從理論上對其進行了解釋。這一系統制備簡單,為載荷子和不同相之......
據發表在最新一期《先進工程材料》期刊上的論文,蘇格蘭一個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先進的壓力傳感器技術,有助于改進機器人系統,如用于機器人假肢和機械臂。由西蘇格蘭大學(UWS)、集成石墨烯有限公司牽頭的研究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