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中農業大學教授熊立仲課題組的一項最新成果,揭示了水稻精細調控干旱應答的新機制,該項研究對闡明植物抗旱分子機理和促進植物抗旱遺傳改良具有重要意義,該成果近日在線發表于《植物細胞》。
脫落酸(ABA)作為一種逆境響應激素,在植物與逆境抗爭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該課題組前期鑒定了兩個同源的轉錄調控因子(OsbZIP23和OsbZIP46)在促進ABA信號傳導和抗旱性方面的重要功能。
進一步的研究揭示了水稻干旱應答的一個精巧的調控模式:在遭遇干旱脅迫時,水稻大量誘導并激活正調控因子OsbZIP46,促進干旱應答;在干旱脅迫末期以及恢復期,負調控因子MODD的表達量增加并雙重抑制OsbZIP46的活性和穩定性,從而減弱或消除干旱應答并將其控制在合理程度,以實現干旱應答與其他生理進程的平衡。
該研究揭示了水稻通過精細調控正負調節因子之間的拮抗作用,來實現高效合理的干旱應答的新機制,為后續水稻抗旱遺傳改良提供了新思路。
華中農業大學作物遺傳改良全國重點實驗室、湖北洪山實驗室張建偉教授課題組近日發表最新研究成果,他們建成世界上首個基于同源基因的水稻泛基因組綜合數據庫——水稻基因索引數據庫。據介紹,這個數據庫如同一本近義......
雜種優勢已經在多種作物和動物育種中得到廣泛應用,但其分子作用機理和有效預測方法仍不明確。近日,廣東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雜優中心團隊在水稻雜種優勢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發表于ThePlantJo......
據英國《新科學家》雜志網站15日報道,火星土壤一般不適合種植植物,但美國科學家利用CRISPR基因編輯技術,使水稻的OsSnRK1基因發生突變,經過基因編輯的水稻能在惡劣的環境下發芽生長。研究人員稱,......
“把種質資源、創新品種作為推動水稻生物育種創新的關鍵核心,通過科技與產業化雙輪驅動,提高黑龍江水稻產業整體效益及農業綜合競爭力。”新當選的全國人大代表、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綏化分院副院長聶守軍研究員向科......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作物耐逆性調控與改良創新團隊揭示了脫落酸與生長素協同調控水稻根系響應外界土壤硬度的分子機制,為培育適應不同土壤硬度作物新品種提供了新的分子途徑和有價值的基因資源。相關......
近日,廣東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分子育種團隊在水稻泛基因組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相關研究發表于基因組學研究知名雜志GenomeBiology。該論文第一單位為廣東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王健博士為第......
近日,廣東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首次發現FLZ(FCS-LIKEZINCFINGERPROTEINS)家族基因參與調控植物開花時間,并部分揭示了OsFLZ2基因調控水稻抽穗期的分子機制,為后續培育不同......
近日,廣東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首次發現FLZ(FCS-LIKEZINCFINGERPROTEINS)家族基因參與調控植物開花時間,并部分揭示了OsFLZ2基因調控水稻抽穗期的分子機制,為后續培育不同......
中新網福州12月12日電(記者林春茵)福建福清的田野起伏連綿,風中帶著晚稻的甘甜氣息。鐘昌穗和同事們又下鄉了,他們的身影定格在田埂上,成為守望稻田的最美風景。記者日前跟隨福州市婦聯“領頭雁計劃”專訪了......
糧食作物多年生化對于保障糧食安全和提高農業生產生態效益具有重要意義。云南大學的研究團隊培育出可用于實際生產的多年生水稻品種。相關成果在《NatureSustainability》發表,論文的標題為: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