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李燦院士和研究員王集杰等在二氧化碳加氫制低碳烯烴方面取得新進展。團隊開發了ZnZrOx/SSZ-13串聯催化劑,實現了二氧化碳到低碳烯烴的高選擇性生成,其低碳烯烴選擇性接近90%,其中丙烯選擇性達到52%。相關成果發表在《德國應用化學》上。
李燦團隊長期致力于人工光合成相關研究,發展了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制備綠氫,進而將二氧化碳加氫轉化為甲醇以及高附加值燃料或化學品,這是典型的人工光合成過程,也是實現碳中和目標的重要技術路徑。團隊先后發展了以ZnZrOx為代表的一系列金屬氧化物固溶體催化劑,實現了二氧化碳高選擇性加氫制甲醇,并于2020年10月完成了全球首套千噸級液態陽光工業中試示范。此外,團隊還以金屬氧化物固溶體催化劑為基礎,發展了以ZnZrO為基礎的串聯催化劑用于二氧化碳加氫,實現了80%的低碳烯烴選擇性和70%的芳烴選擇性。
在前期工作的基礎上,團隊發展了ZnZrOx/SSZ-13催化劑,進一步提高低碳烯烴選擇性和單一烯烴選擇性。動力學實驗表明,該催化劑實現了二氧化碳加氫與烯烴形成兩個反應在熱力學和動力學上的耦合,表明中間體的遷移拉動了反應正向進行,降低了反應的活化能。
我國已提出“雙碳”戰略目標,然而,目前我國每年二氧化碳排放量仍在100億噸以上,大規模深度二氧化碳減排需求迫切。大力推廣人工碳匯技術成為當務之急。為實現我國二氧化碳大規模深度減排,推動多途徑人工碳匯協......
5月19日,總投資98.8億元的中核田灣200萬千瓦灘涂光伏示范項目海上部分正式開工,這是目前全國最大的海上光伏項目。項目建成后,將年節約標準煤約68萬噸,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77萬噸。據了解,這一項......
傳統產業是我國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基底。記者從正在舉行的世界水泥大會上獲悉,2023年,全國規模以上企業累計水泥產量約20.23億噸,連續38年位居全球第一。水泥產量占全球產量的50%以上,年二氧化碳排放......
二氧化碳是溫室效應的誘因,而實現碳中和的一個關鍵便是如何有效的回收利用二氧化碳。通過綠化來實現固碳回收自然是其中比較有效的手段,但是從現階段的碳排放來看,僅僅依靠這個顯然是不夠的,于是乎人工固碳的思路......
英國Seratech公司利用橄欖石這種儲量豐富的礦物,制造出一種創新性水泥產品。研究團隊指出,水泥生產會排放出大量二氧化碳,約占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8%。而他們采用新材料和新工藝,能吸收并利用二氧化碳......
科技日報北京5月5日電 (記者劉霞)英國Seratech公司利用橄欖石這種儲量豐富的礦物,制造出一種創新性水泥產品。研究團隊指出,水泥生產會排放出大量二氧化碳,約占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8%。......
近日,華東理工大學教授楊化桂團隊聯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姜政團隊工通過撰寫綜述論文,介紹原位/工況同步輻射分析技術在CO2/CO還原反應中跨尺度應用。相關文章發表于《德國應用化學》。 綜述總......
名稱生態環境部、國家統計局關于發布2021年電力二氧化碳排放因子的公告索引號000014672/2024-00149分類應對氣候變化發布機關生態環境部國家統計局生成日期2024-04-12文號公告20......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鄧德會團隊,應邀發表了關于二氧化碳加氫制碳一產物選擇性調控的綜述文章。該綜述系統介紹了二氧化碳加氫制碳一產物的研究進展,并對二氧化碳加氫的選擇性調控策略、存在的......
甲烷(CH4)與二氧化碳(CO2)的相對排放量是探究氣候變暖影響濕地溫室氣體排放的關鍵因素之一。為深入理解CH4與CO2排放的溫度敏感性,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梁玉婷團隊與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