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4-04-10 11:44 原文鏈接: 研究開發出生物質燃料低溫電池

      據報道,美國科學家開發出一種直接以生物質為原料的低溫燃料電池。這種燃料電池只需借助太陽能或廢熱就能將稻草、鋸末、藻類甚至有機肥料轉化為電能,能量密度比基于纖維素的微生物燃料電池高出近100倍。相關論文已發表在《自然》雜志子刊《自然通訊》上。

      盡管以甲醇或氫驅動的低溫燃料電池技術得到長足發展,但由于聚合材料缺乏有效的催化系統,低溫燃料電池技術一直無法直接使用生物質作為燃料。新研究中,美國佐治亞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開發出的這種新型低溫燃料電池,能夠借助太陽能或熱能激活一種催化劑,直接將多種生物質轉化為電能。

      這種技術,在室溫下就能對生物質進行處理,對原材料的要求極低,幾乎適用于所有生物質,如淀粉、纖維素、木質素,甚至柳枝稷、鋸末、藻類以及禽類加工的廢料都能被用來發電。如果缺乏上述原料,水溶性生物質或懸浮在液體中的有機材料也沒有問題。該設備既可以在偏遠地區以家庭為單位小規模使用,也可以在生物質原料豐富的城市大規模使用。

      生物質燃料電池的研究面臨的難題是,具有碳—碳鏈的生物質不易通過常規的催化劑,哪怕是昂貴的貴重金屬催化劑分解。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科學家研制出微生物燃料電池,利用微生物和酶來分解生物質。但這種方法的缺點是:微生物和酶只能選擇性地分解某些特定類型的生物質,對原料的純度要求較高。

      負責此項研究的佐治亞理工學院化學與生物分子工程學教授鄧玉林(音譯)和他的團隊通過引入外界能量來源來激活燃料電池的氧化還原反應。在新系統中,生物質原料被磨碎后與一種多金屬氧酸鹽(POM)催化物溶液相混合,之后被置于陽光或熱輻射下。作為一種光化學和熱化學催化劑,POM既是氧化劑也是電荷載體。在光輻射或熱輻射下,POM會使生物質發生氧化,將生物質的電荷運送到燃料電池的陽極,而電子則會被輸送到陰極,在陰極進行氧化反應,通過外電路產生電流。鄧玉林表示,如果只是在室溫中將生物質和催化劑混合,它們將不會發生反應。但一旦將其暴露在光或熱中,反應就會馬上開始。

      實驗顯示,這種燃料電池的運行時間長達20小時,這表明POM催化劑能夠再利用而無需進一步的處理。研究人員報告稱,這種燃料電池的最大能量密度可達每平方厘米0.72毫瓦,比基于纖維素的微生物燃料電池高出近100倍,接近目前效能最高的微生物燃料電池。鄧玉林認為,在對處理過程進行優化后應該還有5倍到10倍的提升空間,未來這種生物質燃料電池的性能甚至有望媲美甲醇燃料電池。

      鄧玉林說:“新技術一個重要的優點就是,它能夠在一個單一的化學過程中完成生物降解和發電。太陽能和生物質能源是當今世界重要的兩種綠色能源,我們的系統將它們結合在一起產生電力,同時也減少了對化石燃料的依賴。”

    相關文章

    高抗氨毒化燃料電池陽極催化劑研制成功

    8月27日,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高敏銳教授課題組研制出一種高抗氨毒化的鎳基堿性膜燃料電池陽極催化劑,其在陽極含10ppm氨的膜電極組裝中,能保持95%的初始峰值功率密度和88%的初始電流密......

    中科大研制出新型燃料電池陽極催化劑或將解決堿性膜燃料電池實用化難題

    燃料電池,又稱電化學發生器,是一種把燃料所具有的化學能直接轉換成電能的化學裝置。在理想情況下,燃料電池不受卡諾循環效應的限制,原材料是內部燃料與氧氣,因此排出的有害氣體極少且能聊效率很高。尤其是在強調......

    亞納米尺度原子級分散Rh催化C≡N加氫研究獲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沈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研究員劉洪陽和博士研究生陳家威等,聯合北京大學教授馬丁、紐黑文大學教授肖德泉、香港科技大學教授王寧及中國科學院山西煤化所研究員溫曉東等,在一種彎曲的石......

    中外科學家在生物質全組分高值化利用方面獲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研究員王晨光與比利時魯汶大學教授BertF.Sels合作,在生物質全組分高值化利用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相關研究以長文的形式在線發表于《ACS-催化》。溫和氧化是一項具有應用......

    在煤制烯烴催化劑研究方面取得突破

    化學工業中,85%以上的過程都依賴于催化劑來加速反應速率。但在大多數情況下,決定催化反應效率的兩個重要參數——反應物的轉化率和目標產物的選擇性往往相互糾纏,就像“蹺蹺板”一樣,轉化率提高了,選擇性就降......

    新型多孔材料設計合成及應用方面取得進展

    近日,復旦大學趙東元院士/李曉民教授團隊在新型多孔材料構建仿生邏輯門方面取得進展,相關研究成果以“乳液定向誘導雙球狀非對稱介孔納米粒子用于生物質邏輯門”(Emulsion-OrientedAssemb......

    新的催化技術突破料將開啟大規模的能源節約

    在計算化學領域的一個重大突破中,來自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的化學工程師創建了一個模型,闡明了催化反應在原子層面的工作原理。這種新發現的理解可以使工程師和化學家設計改進的催化劑和優化工業程序,可能會帶來......

    新型界面結構為高性能電化學轉化提供思路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7932.shtm近日,華東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清潔能源材料與器件團隊在二氧化碳還原催化電極局域......

    中科大團隊設計等離激元催化新材料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3/495458.shtm本報合肥3月6日電(記者馬榮瑞通訊員王敏)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熊宇杰、龍冉研究團隊設......

    新研究通過調控原子界面催化過程實現高效儲鈉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能源與環境小分子催化研究組(509組)鄧德會研究員團隊與鄭州大學張佳楠教授團隊合作,通過界面化學工程將二維2H-MoS2納米片組裝在氮摻雜碳限域......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