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3-07-19 16:48 原文鏈接: 研究新發現│一種電池正極材料電壓滯后原因找到了

      鈉離子電池中的富錳基鈉超離子導體(NASICON)型正極材料,因電壓高、原材料豐富具有潛在的應用前景,而因充電/放電曲線存在明顯的電壓滯后,導致可逆容量較低,從而阻礙了其應用。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員趙君梅聯合物理研究所研究員胡勇勝,從晶體結構上解釋了富錳基NASICON型正極的電壓滯后原因,并探索出克服這一現象的實用策略。7月13日,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能源》(Nature Energy,DOI:10.1038/s41560-023-01301-z)上。

      正極材料不僅決定電池的能量密度,而且決定其成本。Na3MnZr(PO4)3、Na3MnTi(PO4)3等富錳基NASICON型正極材料引起了科學家對先進聚陰離子正極材料的關注。然而,受制于動力學,錳基NASICON正極擴散在可利用電化學窗口顯示出有限的電化學活性,其本質原因尚未知曉。

      該研究基于充放電行為的差異,定義了聚陰離子材料存在的兩類缺陷(圖1),即在材料制備過程中產生的本征反占位缺陷(IASD)和伴隨充放電過程產生的衍生反占位缺陷(DASD)。研究結合光譜、結構表征和理論計算,在所合成的Na3MnTi(PO4)3正極材料中捕捉到Mn占據Na2(Wyckoff位置為18e)空位(Mn/Na2_v)的IASD,這完全不同于Na3VCr(PO4)3正極展現出的DASD現象。基于此,該工作揭示了Na3MnTi(PO4)3電壓滯后的本質起因,即Mn/Na2_v的IASD阻斷了Na+離子擴散通道,導致Mn2+/3+/4+氧化還原反應時Na離子的擴散動力學緩慢,因而在可使用的電化學窗口范圍內出現電壓極化和容量損失。

      進一步,該團隊發展出克服這種電壓滯后現象的實用策略。研究通過在過渡金屬位點摻雜Mo來增加IASD的形成能,從而降低Mn占據Na2空位,即減少缺陷濃度(圖2)。Mo摻雜Na3MnTi(PO4)3的可逆比容量在0.1C下從82.1 mAh·g-1增加到103.7 mAh·g-1,并在0.5C下循環600次后仍能保留初始容量的78.7%(在2.5-4.2 V的電壓范圍內)。

      此前,趙君梅、胡勇勝以及四川大學教授郭孝東合作發現,基于電荷自平衡,可通過調節Na3MnTi(PO4)3中鈦的價態從而引入更多的鈉,由此形成系列富鈉Na3+xMnTi(IV)1-xTi(III)x(PO4)3

      (0<x<1)材料。由于過量引入鈉,減少晶體結構中的占位缺陷,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抑制了這一材料的電壓滯后現象,使得充放電曲線展示了延長的Mn2+/Mn3+和Mn3+/Mn4+電壓平臺,為解決錳基NASICON正極存在的晶體結構缺陷提供了另一種解決思路【《先進功能材料》(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DOI:10.1002/adfm.202302810】。

      這一系列研究對于更廣泛地理解NASICON型正極的衰減機制具有重要意義,為開發低成本和高能量密度的鈉電池正極材料提供了有效途徑,并將推進錳基NASICON型正極的實際應用。

    相關文章

    一場技術革命正在上演,誰將“接棒”鋰電池?

    在澳大利亞雅拉山谷中,一場電池技術革命正悄然上演。這里,鈉離子電池為住宅樓和商業企業提供穩定的電力支持,邁出可持續電池應用的重要一步。鋰電池幾乎憑借一己之力成為影響人們生活最廣泛、最深遠的科技之一,但......

    科學家提出鈉離子電池極端低溫電解液設計策略

    發展極端低溫電池對于寒冷氣候下人類活動以及極寒條件下太空探索和深海研究具有重要意義。然而,低溫下的電解液尤其是水系電解液存在易凍結的問題,阻礙了電池在低溫下應用。H2O-solute相圖存在三類典型的......

    科研團隊研發綠色低成本鈉離子電池進入中試階段

    經過一年奮戰,我們研發的綠色低成本鈉離子電池進入中試階段,預計今年四季度可以進入產業化生產。”華南師范大學化學學院教授鄭奇峰近日受訪時說。2023年3月,“華南師范大學—耐普電源綠色低成本鈉離子電池研......

    我國首個大容量鈉離子電池儲能電站在南寧投運

    5月14日,我國首個大容量鈉離子電池儲能電站——伏林鈉離子電池儲能電站已在南寧建成投運。這是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百兆瓦時級鈉離子電池儲能技術”項目示范工程的一期工程,工程的投產標志著鈉離子電池大規模儲能......

    我國首個大容量鈉離子電池儲能電站在廣西南寧投運

    5月11日,從南方電網公司了解到,我國首個大容量鈉離子電池儲能電站——伏林鈉離子電池儲能電站在廣西南寧建成投運。這是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百兆瓦時級鈉離子電池儲能技術”項目示范工程,通過自主創新,首次將鈉......

    科研人員研制出一種新型鈉離子電池高熵正極材料

    西安交通大學電氣學院教授王鵬飛與材料學院副教授高志斌合作,針對電化學過程中復雜的相變伴隨緩慢的Na+擴散動力學制約O3型正極的性能發揮問題,通過“理論模型設計+第一性計算+實驗測量與表征”的方法提高過......

    過程工程所鈉離子電池正極材料鐵基磷酸鹽研究獲進展

    復合磷酸焦磷酸亞鐵鈉因其成本低、循環性能優異被視為一種頗具應用潛力的鈉離子電池正極材料。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綠色化工研究部研究員趙君梅團隊通過激發惰性磷酸鐵鈉提升了鐵基磷酸焦磷酸鹽正極材料的可逆容......

    科學家成功提升鈉離子電池可逆容量和能量密度

    復合磷酸焦磷酸亞鐵鈉因其成本低、循環性能優異被視為一種極具應用潛力的鈉離子電池正極材料。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所綠色化工研究部趙君梅研究員團隊通過激發惰性磷酸鐵鈉提升了鐵基磷酸焦磷酸鹽正極材料的可逆容量和......

    新型鋰電池在70℃到60℃環境下“充放自如”

    從電解液的特性著手,鋰離子電池的快充難題有了新突破。2月29日,浙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范修林研究員團隊與國內外科研人員合作,在國際期刊《自然》發表論文。科研團隊設計出一款新型電解液,能夠支持高比能......

    鈉離子電池負極領域取得新進展

    近日,東北大學謝宏偉團隊合成了一種納米石墨片作為儲鈉負極材料,為高倍率、長循環的鈉離子電池負極開發提供了一種新的設計思路,為鈉離子電池在大規模儲能領域的實際應用創造了機會。相關成果發表在ACSEner......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