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試驗性研究報道了一種穩定、緊湊型激光等離子體加速器產生的質子對小鼠腫瘤的照射結果。研究結果證明了該技術或能用于以改善癌癥放療為目標的相關研究。相關結果3月15日發表于《自然—物理》。
使用傳統加速器質子束的放射療法已被用于治療不同類型的癌癥。近期研究顯示,使用比當前臨床標準還高好幾個數量級的超高輻射劑量率,也許比使用當前推薦的輻射劑量率更不容易破壞腫瘤細胞周圍的健康組織,這種作用也被稱為FLASH效應。激光等離子體加速器是一種很有前景的質子來源,可達到被認為能產生FLASH效應的超高質子劑量率。
德國亥姆霍茲-德累斯頓-羅森多夫研究中心的Florian Kroll和同事構建了一個研究平臺,該平臺能使用來自激光等離子體加速器的質子束對小動物模型的腫瘤進行超高峰值劑量率照射。研究團隊證明了該加速器可直接用于放射生物學研究,包括研究統一劑量下對延緩小鼠耳朵上人類腫瘤(頭頸鱗狀細胞癌)生長速度的有效性。作者使用的樣本量為92只小鼠。
意大利比薩國家研究委員會的Leonida Gizzi和Maria Grazia Andreassi在一篇同時發表的觀點文章中表示,激光等離子體加速器固有的高劑量率體現出它們對于研究FLASH效應背后機制的潛在價值。這對于今后在轉化研究中進一步使用質子進行超高劑量率照射來說是可喜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