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媒報道,2日,日本京都大學教授小川誠司等人的團隊在英國科學雜志《自然》網絡版上發布研究成果稱,通過對食道上皮基因的分析發現,可能引起食道癌的基因變異隨著年齡一起增加,會因過量飲酒或吸煙而加劇。
小川指出“這是為弄清癌癥患者為何隨年齡增長而增加、飲酒或吸煙如何加劇患癌風險提供重要線索的成果”,表示希望有助于早期診斷和預防。
據團隊介紹,癌癥因細胞特定基因變異并增殖而發病。風險的加劇被指與年齡增長和生活習慣有關,但詳細原理并不清楚。
為調查癌癥發病前的基因變異,該團隊采集并分析了20至80多歲癌癥患者和健康者共約130人的正常食道上皮。
結果發現,無論患者或健康者,即便是正常細胞,也存在食道癌常見的基因變異隨年齡一起增加、因曾經過量飲酒或吸煙而進一步加劇的傾向。
研究還發現,在70歲以上老年人中,無論是否曾飲酒或吸煙,存在上述基因變異的細胞擴散至食道整體面積的4至8成。此外還獲悉,變異有時發生于出生后不久。
“蘭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李白與酒、王維與酒,由古至今,千千萬萬人與酒結下了不解之緣。不僅如此,每逢佳節盛事,親朋好友歡聚一堂舉杯共同歡慶的活動也早已深入人心......
近日,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聯合多個研究團隊在《新英格蘭醫學雜志》(NEJM)發表了題為:TheIARCPerspectiveonAlcoholReductionorCessatio......
氣溫如跳水般驟降,冬天來臨的實感越發強烈。天氣寒冷,人們越發貪戀溫暖的東西,喝一壺溫熱的好酒不失為一種享受。冬季飲酒并非現當代才有的習慣。中華酒文化源遠流長,已逾三千年之久。回首過去,唐代著名詩人白居......
美國一項新研究發現,重要的致癌基因Myc可能與機體衰老過程有關,缺乏該基因的小鼠衰老更快,但癌癥發病率更低、壽命更長。Myc是一組發現較早、研究較多的致癌基因,它們編碼的蛋白質參與細胞生長和凋亡的多個......
逢年過節親朋好友小聚,難免會“微醺”一下。與好友/親人許久未見,可不得“勸君更盡一杯酒”?人們常說“小酌怡情,大飲傷身”,少喝幾杯助助興,應該沒事兒吧?近日,來自牛津人口健康中心和北京大學的研究團隊在......
中新網上海2月28日電(記者陳靜)記者28日獲悉,上海成人吸煙率呈持續下降趨勢,目前為19.4%。上海市健康促進委員會辦公室方面透露,上海控煙監管執法力度不斷加強,2022年,全市控煙監管執法部門共檢......
近日,陸軍軍醫大學新橋醫院泌尿外科團隊在國際期刊《微生物學前沿》(FrontiersinMicrobiology)發表了一項最新研究成果,該研究首次深入探討了腸道菌群及其代謝物介導慢性飲酒所致精子質量......
認知障礙被認為是精神分裂癥患者的一個核心特征,表現為工作記憶、執行功能和注意力等多方面的缺陷。超過60%的精神分裂癥患者是吸煙者,且他們對尼古丁的依賴性更高。P50抑制缺陷通常代表感覺門控缺陷,這意味......
根據《自然》近日發表的遺傳學研究,在一項涉及近340萬人的多血統全基因組關聯研究(GWAS)中,發現了近4000個與吸煙和飲酒行為相關的遺傳變異。這些發現對這類復雜行為的潛在遺傳影響提供了見解。吸煙和......
根據《自然》近日發表的遺傳學研究,在一項涉及近340萬人的多血統全基因組關聯研究(GWAS)中,發現了近4000個與吸煙和飲酒行為相關的遺傳變異。這些發現對這類復雜行為的潛在遺傳影響提供了見解。吸煙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