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加坡《聯合早報》10月21日報道,美國國家大氣研究中心警告,模擬的分析顯示,除非廢氣排放量大減,否則在未來30年內,全球多個地區將面臨嚴重干旱的威脅。
美國國家大氣研究中心前天發表的報告說,亞洲部分地區、美國、歐洲南部,以及非洲、拉丁美洲和中東大部分地區,都會受到影響,而地中海沿岸地區將經歷“近乎史無前例”的干旱。
領導這項研究的華裔科學家戴愛國說:“我們可能在今后數十年面臨廣泛的大旱,可是,民眾和探索氣候變遷的研究群體,至今還沒有充分認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
他又說:“如果這項研究的預測將近成真,全球社會面對的后果將是無比巨大的。”
在《》發表的這份報告警告:“極度亢旱的情況,將對農業、水資源、旅游業、生態系統,以及人類的基本福利帶來極端的沖擊。”
報告指出,在世界大部分地區長期處于異常干旱之際,高緯度地區,從北歐到俄羅斯、加拿大、阿拉斯加和印度,將變得更潮濕。
不過,戴愛國表示,高緯度人煙稀少的這些地區所增加的濕度,將無法彌補溫帶和熱帶人口較密集地區所出現的苦旱。
他使用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問題小組(IPCC)的22項電腦模式,根據現有的溫室效應氣體排放量預測數據,就溫度、降雨、濕度和其他氣候因素,作出預測。
在全球增溫背景下,干旱成為困擾人類社會緊迫問題之一。人類活動導致的持續氣候變化沒有減弱,在一些地區反而逐漸加劇。近年來,連續的極端干旱事件席卷歐洲大部分區域,給當地農業、環境,甚至人類生命造成影響。歐......
近期,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遙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王樹東帶領的生態水文遙感團隊,在干旱區生態水文響應研究方面取得重要成果。該研究揭示了過去四十年來(1982年至2016年)全球干旱地區植被......
受近期湖南省持續降雨影響,湘資沅澧“四水”來水增加,洞庭湖水位呈上漲趨勢。記者2月13日從湖南省水利廳獲悉,截至當日8時,洞庭湖城陵磯水位達20.52米,較2月1日8時的19.13米上漲1.39米。來......
赫梯帝國位于半干旱的安納托利亞中部地區,曾是古代世界的強盛力量,繁榮了5個世紀,直至公元前1200年崩潰。美國科學家發現,安納托利亞地區在公元前1198~1196年發生的一次重大干旱,可能是赫梯帝國崩......
3000多年前曾強盛一時的赫梯帝國因何突然崩潰毀滅?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最新發表一篇氣候變化研究論文認為,安納托利亞地區在公元前1198-1196年發生的一次重大干旱,可能是赫梯帝國崩潰的重要因素......
在氣候變化背景下,極端干旱事件發生的強度和頻度均在增加。探討極端干旱對植物的影響程度和植物對極端干旱適應的生理機制,對預測植物如何響應未來氣候變化具有重要意義。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植物生理生態......
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最新發表一篇氣候科學研究論文認為,剛果盆地中心在5000-2000年前因干旱氣候導致泥炭分解并釋放出碳,這項研究發現表明了氣候變化如何影響這些濕地的碳貯能力。該論文介紹,剛果盆......
今天(23日)10時,江西省氣候中心發布氣象干旱紅色預警,受異常高溫少雨干燥天氣影響,自7月12日江西局部開始出現重度氣象干旱至今已持續73天。9月22日綜合氣象干旱指數監測顯示,江西有95%的縣(市......
9月19日,《自然—地球科學》在線發表了中科院青藏高原所生態系統功能與全球變化團隊汪濤研究員等的一項最新研究發現:保護樹種多樣性,可顯著提升森林應對干旱的抵抗力。該研究團隊繪制了首幅全球樹種多樣性對森......
長江流域的旱情仍在持續——受持續高溫少雨和長江上游來水偏少共同影響,鄱陽湖水位持續走低,9月6日,鄱陽湖星子站水位跌破8米,鄱陽湖進入極枯水位。“聯合作戰”的水庫群再次“出手”——繼8月中旬水利部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