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渡金屬硫族化合物硫化鈷通過溫和的溶劑熱路線,原位生長得到三維多層結構的硫化鈷材料,并首次作為高效的雙功能光催化劑驅動染料敏化體系下的水裂解產生氧氣和氫氣。硫化鈷催化劑得到最優的H2產率為1196 μmol?h-1?g-1,O2收率為63.5%。瞬態光譜實驗證明了快速電子轉移發生于光敏劑和催化劑之間。這一高效、地殼豐產、廉價的水裂解催化劑可用于模擬人工光合作用,把太陽能轉化為化學能。
蘭州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的丁勇教授課題組研究了高效的催化劑硫化鈷,通過人工光合作用催化水分解產生氫氣和氧氣,利用各種光譜技術來探索其在可見光照射下染料敏化體系的光催化機理。
圖1. 光催化水裂解產生氧氣和氫氣循環示意圖
光催化動態變化過程中,發生在光敏劑和催化劑之間的快速電子轉移得到激光閃光光解實驗的證實。在水氧化半反應過程種,光敏劑[Ru(bpy)3]2+受到可見光激發,瞬態吸收光譜檢測到的[Ru(bpy)3]3+濃度降低表明催化劑硫化鈷發生氧化形成高價態物種,從而氧化水分子生成氧氣。同時在析氫的半反應中,光激發產生的瞬態吸收峰歸因于光敏劑EY(3EY*)激發態的吸收;當加入催化劑硫化鈷后,作者檢測到陽離子自由基EY+?出現,伴隨著3EY*衰變壽命變短,由此證明了一個電子從光敏劑3EY*快速地轉移到催化劑硫化鈷上。研究通過光譜實驗證明了該催化劑可以加速電子有效地轉移,為探索開發新型高效、廉價豐產的催化劑應用于人工光合仿生裂解水提供了新的方向與借鑒。該論文已發表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上,文章的第一作者是蘭州大學的研究生鄭敏。
圖2. 析氫半反應的激光閃光光解實驗
中國科學院院士,華東理工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費林加諾貝爾獎科學家聯合研究中心教授朱為宏團隊,首次利用親水脂肪鏈構筑半導體共價有機框架(COF)光催化劑,該催化劑具有親水性、結晶性、半導體特性“三合......
化石燃料是現代社會主要能源之一,但其導致的大量二氧化碳排放也引發了環境問題,光催化CO?還原是緩解這一問題的策略之一。通過捕獲CO?并將其轉化為有價值化學品和燃料,如CO、CH4、CH?OH等,該策略......
近日,大連化物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微納米反應器與反應工程學創新特區研究組(05T7組)劉健研究員團隊與復旦大學/內蒙古大學武利民教授團隊合作,在環境條件下開發了一種苯并噁嗪基酚醛樹脂光催化劑(AP......
英國萊斯大學和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科學家借助金納米顆粒,僅需一個步驟,就將石化煉油廠產生的臭氣熏天的副產品硫化氫轉化成了氫氣。新工藝效率高且成本低廉,在節能環保的同時還有望促進氫經濟的發展。相關研究刊發于......
新華社北京10月12日電(記者張泉、王瑩)太陽光是一種豐富的可再生能源,通過和光催化劑發生作用,可以催化分解水產生氫氣,以及還原二氧化碳產生太陽燃料(太陽能、水和含碳化合物轉化的燃料)。我國科學家近期......
日前,一個中俄科研團隊找到了一種廉價且環保的方法來處理流行的光催化劑材料,大大提高了將陽光轉化為氫能的效率。專家稱,該方法有助中俄兩國進入清潔能源的新時代,幫助兩國在該行業占據領先地位。相關研究發表在......
通過模仿光合作用,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設計了一種新型光催化劑,可吸收光并用來驅動各種化學反應。這種被稱為生物混合光催化劑的新型催化劑含有一種捕光蛋白,可吸收光并將能量轉移到含金屬的催化劑上。該催化劑......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李燦、李仁貴團隊在半導體光催化劑暴露晶面的本質作用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觀察到光催化研究中活性晶面依賴的關系,確認了活性晶面的光催化活性差異是由不......
近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及太陽能研究部研究員李燦與福州大學化學學院教授王緒緒課題組合作發展了一種固態Z-機制復合光催化劑,在可見光下將H2O和CO2高效......
近日,中國科學院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鄧風研究組在二氧化鈦表面光致空穴轉移通道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結果在《美國化學會志》(J.Am.Chem.Soc.,DOI:10.1021/jacs.7b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