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2-05-18 16:58 原文鏈接: 碳酸的理化特性

    物理性質

    碳酸酸性極低,其飽和水溶液pH約為5.6,其水溶液顯酸性故可以使指示劑變色(可以使石蕊溶液變紅色)。

    化學性質

    結構簡式:HO—CO—OH在CO?溶于水時形成。

    純的碳酸以C(OH)4存在是個不穩定的晶體,遇水劇烈分解。

    碳酸是一種二元酸,其電離分為兩步:

    H?CO? ? HCO?- + H+ ; Ka1 = 4.2×10-7 mol/L; pKa1 = 6.38(25 °C)

    HCO3-? CO32- + H+ ; Ka2 = 5.61×10-11 mol/L; pKa2 = 10.25 (25 °C)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所述值并不適用于實際估算碳酸的酸性,因為單個碳酸分子的酸性比醋酸和甲酸都要強。實際上,碳酸分子只出現在二氧化碳和水的動態平衡中,其濃度比二氧化碳低得多,故酸度實際上較低。

    化學反應

    生成和分解

    CO2溶于水生成碳酸,方程式為:CO2+H2O?H2CO3

    碳酸不穩定、易分解,分解生成CO2和H2O,方程式為:H2CO3?H2O+CO2↑

    兩種情況同時存在,達到動態平衡,方程式用“?”表示

    復分解反應

    在實驗室里,二氧化碳常用稀鹽酸與大理石(或石灰石,主要成分都是碳酸鈣)反應來制取。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可以表示如下:

    三維模型三維模型

    CaCO3 + 2HCl = CaCl2 +H2CO3(兩種化合物互相交換成分)

    碳酸不穩定容易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H?CO3?H2O+CO2↑

    總的方程式是:

    CaCO?+2HCl=CaCl2+H2O+CO2↑ (反應有氣體和水生成)

    酸性

    碳酸是二元弱酸,會分步電離,有微腐蝕性。

    H2CO3?HCO3-+H+

    HCO3-?CO32-+H+

    碳酸顯酸性,會使紫色石蕊試液變成紅色。二氧化碳在溶液中大部分是以微弱結合的水合物形式存在,只有一小部分形成碳酸(H2CO3)——飽和CO2溶液中只有1%的CO2與H2O化合成碳酸。在常溫時,CO2 :H2CO3為600 :1。碳酸的熱穩定性很差。碳酸加熱時全部分解并放出二氧化碳。碳酸在堿的作用下,能生成酸式碳酸鹽M(HCO3)2和碳酸鹽MCO3(M代表二價金屬)。許多金屬的酸式碳酸鹽的溶解度稍大于正鹽,其溶解度和Pco2(二氧化碳分壓)有關。Pco2大,碳酸鹽溶解于水;Pco2小(或升溫),析出碳酸鹽,自然界的鐘乳石就是這樣形成的。硬水加熱軟化就是因為生成了碳酸鹽沉淀。所有的酸式碳酸鹽受熱均分解為CO2和相應的正鹽。

    已制備出純碳酸(碳酸晶體),但條件非常苛刻,要保存在絕對無水的條件下,不然純碳酸會劇烈分解。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