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光效應
克爾磁光效應的最重要應用就是觀察鐵磁材料中難以捉摸的磁疇。因不同磁疇區的磁化強度的不同取向使入射偏振光產生方向、大小不同的偏振面旋轉,再經過檢偏器后就出現了與磁疇相應的明暗不同的區域。利用現代技術,不但可進行靜態觀察,還可進行動態研究。這些都導致一些重要發現和關于磁疇、磁學參數的有效測量。
光磁效應
光照射物質后,物質磁性(如磁化率、磁晶各向異性、磁滯回線等)發生變化的現象。早在1931年就有光照引起磁化率變化的報道,但直到1967年R.W.蒂爾等人在摻硅的釔鐵石榴石 (YIG)中發現紅外光照射引起磁晶各向異性變化之后才引起人們的重視。這些效應多與非三價離子的代換有關,這種代換使亞鐵磁材料中出現了二價鐵離子,光照使電子在二、三價鐵離子間轉移,從而引起磁性的變化。因此,光磁效應是光感生的磁性變化,也稱光感效應。當然這只是一種機制,其他機制的光磁效應在光存儲、光檢測、光控器件方面的應用還在研究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