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病原理
神經官能癥的發病原理尚不清楚,一般認為,個體神經系統功能減弱與不健全的性格特征有關,精神刺激與心理打擊常常是誘因,與遺傳因素也有關系。
雖然神經癥與人格特點有關,但也不能稱他們為人格障礙,人格障礙是自幼人格發展偏離了正常,找不到正常與異常的 分界線。而神經癥的出現則明顯不同于以往的良好狀態,病后主要可表現為煩惱、緊張、焦慮、強迫癥狀、心情抑郁或分離癥狀等。神經癥與心身疾病的不同之處則在于,它的癥狀無肯定的器質性病變基礎,目前其病理主要有以下兩大學說:
神經遞質學說
認為抑郁癥病因為大腦神經遞質在神經突觸間的濃度相對或絕對不足,導致整體精神活動和心理功能的全面性低下狀態。臨床觀察到抑郁癥患者大腦缺少5—羥色胺和 去甲腎上腺素,抗抑郁藥就是通過抑制神經系統對這兩種神經遞質的再攝取,使得突觸間隙這兩種遞質濃度增加而發揮抗抑郁作用。
癥狀反應
神經官能癥的癥狀復雜多樣,有的頭痛、失眠、記憶力減退;有的則有心悸、 胸悶、恐怖感等。其特點是癥狀的出現與變化與精神因素有關。如有的 胃腸神經官能癥患者,每當情緒緊張時出現腹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