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動物選擇不同種屬動物對EAE敏感性不同,因而EAE的建立與選擇的動物種屬關系很大。經免疫遺傳研究發現EAE的發生受遺傳因素制約,EAE的易感性受免疫反應基因影響,它直接控制實驗動物對抗原刺激的免疫反應。因此,在選擇動物時需要尋找EAE模型的敏感動物,如SJL/J、BIOPL小鼠、Lewis大鼠、豚鼠、日本大耳白兔、新西蘭白兔、恒河猴和食蟹猴等都是良好的EAE敏感動物。
(2)抗原的種類、選擇和制備EAE的致腦炎抗原具有器官特異性,而沒有種屬特異性,存在所有溫血動物中樞神經系統的白質內。從始至今使用的致腦炎抗原的種類有同種型、異種型或同種異型溫血動物的全腦、脊髓組織勻漿或其中的白質,髓鞘蛋白脂蛋白,髓鞘堿性蛋白,用消化酶分解后的膚片,大腦內皮細胞膜以及MBP特異性T淋巴細胞。通常不同品種動物對同一抗原的敏感性不同、不同抗原的抗原性也不同,并且不同來源的同一抗原的活性也有明顯差異。一般情況下,抗原性強弱依次為豚鼠脊髓>大鼠脊髓>牛脊髓,脊髓組織>腦組織,豚鼠MBP>牛MBP。目前最被廣泛接受的是使用MOG35-55片段,其氨基酸序列為MEVGWYRSPFSRVVHLYRNGK。MOG在髓鞘蛋白中含量很少,只占總髓鞘蛋白成分的0.01%-0.05%,但由于它存在于髓鞘膜和少突膠質細胞的最外層,故具高度免疫原性。因此,研究MOG誘導的EAE模型可以為更好的闡明MS的發病機制提供重要信息。近年來,用MOG誘導EAE逐漸成為國際上研究MS的主要模型。
(3)致敏方法致腦炎抗原的免疫途徑有多種,如皮下、皮內、肌肉、腹腔和靜脈注射。其中皮下多部位注射致腦炎抗原誘發EAE的發生率最高,因而常用的注射途徑是皮下注射。EAE的產生不僅與實驗動物和致腦炎抗原有關外,而且與致敏方法密切相關。由于致敏方法的不同,可誘導產生超急性、急性和慢性病程的EAE。具體實施方案如下:
①若給實驗動物一次注射大劑量致敏原和CFA,同時注射百日咳菌苗,動物免疫后7-8d發病,這就是超急性EAE;
②若給實驗動物一次注射較大劑量的致敏原和CFA,動物在注射后2周左右發病,這就是急性EAE;
③若給實驗動物間隔一周注射較小劑量的致敏原和CFA,急性起病后有緩解復發的病程,或急性EAE經不當治療也可有緩解復發,這些均是慢性復發性EAE。 展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