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材料 肋間肌脊髓灰質涂片脊髓橫切片神經縱切及橫切片神經縱切片腸系膜上的環層小體切片皮膚切片大腦皮質切片小腦皮質切片神經兒胞體突觸有髓纖維運動終板
儀器、耗材 載玻片蓋玻片眼科鑷顯微鏡
實驗步驟
一、材料和用具
氯化金法浸染的肋間肌。
脊髓灰質涂片(Niss1染色)、脊髓橫切片(Cajal銀染色)、神經縱切及橫切片(H一E染色)、神經縱切片(銀染色)、腸系膜上的環層小體切片(H-E染色)、皮膚切片(銀染色)、大腦皮質切片(Golgi或Cox法)、小腦皮質切片(Golgi或Cox法)。神經兒胞體、突觸、有髓纖維及運動終板的電鏡圖片。
載玻片、蓋玻片、眼科鑷、顯微鏡。
二、操作
多極神經元
(一)牛的脊髓灰質涂片(Nissl染色)觀察
因為是涂片,所以可以較完整地顯示出神經元的結構。這種染色可以把胞核及尼氏體(Nissl ’s body)染成藍色。
1.低倍鏡觀察 可見染成深藍色、具有多個突起的多極神經元。選一個比較大而清晰的神經元換用高倍鏡觀察。
2.高倍鏡觀察 可見多角形的胞體。在胞體內有圓球形染色較淺的胞核,其中央有一染成深藍色的核仁。胞質內含有許多不規則的染成深藍色的小塊,即尼氏體胞體周圍發出許多突起,這些突起大多為樹突,因為軸突只有一根,所以在涂片上有時很難看到。尼氏體在樹突內為條狀。胞體在一呈圓錐形區域無尼氏體,此處即是軸丘。如看到與軸丘相連的突起,便可斷定其為軸突。軸突及軸丘內無尼氏體。
(二)示范觀察神經元胞體的電鏡結構
用神經元胞體透射電鏡圖片觀察。在胞質內可見大量呈規則平行排列的粗面內質網,高爾基復合體、線粒體、微絲和微管也都較發達。胞核染色質顆粒細小,均散分布,核仁明顯,電子密度高。
神經原纖維及突觸
(一)貓脊髓橫切片(Caial銀染色)的觀察
在這張切片上可同時觀察到神經原纖維及終結(terminal boutton)的形態。
1.肉眼觀察 脊髓橫切面中央呈“H”形,染成棕黃色的部分為灰質,灰質較寬的一端為脊髓灰質前角。
2.低倍鏡觀察 在灰質前角處可見大而呈多角形有突起的細胞,為多極神經細胞。找一個突起較多并切到胞核的神經細胞,換用高倍鏡觀察。
3.高倍鏡觀察 可以看到胞體和突起內均有棕揭色細絲狀的結構,此即神經原纖維。它們在胞體內排列成網狀,而在突起內則平行排列。
若切片銀染色適當,還可看到在胞體或樹突上有許多黑色的小圈狀或扣環狀結構(形似蝌蚪)既為終結,是光鏡下所見到的形成突觸的部位。
(二)示范觀察突觸的透射電鏡圖片
注意觀察突觸前膜、突觸間隙和突觸后膜。在靠近突觸前膜的軸質內,可見到許多小囊泡,稱為突觸小泡,另外還有數量不等的線粒體、微絲和微管。
大腦皮質錐體細胞及小腦皮質梨狀神經元
觀察貓的大腦皮質及小腦皮質切片(Golgi或Cox法)。這種切片使神經元及神經膠質全成了黑色,分不出胞核和胞質。
(一)大腦皮質錐體細胞
標本的淺層是皮質,在皮質內用低倍鏡觀察,錐體細胞的胞休形似圓錐,從其尖頂發出一條最粗的樹突為頂樹突,由頂樹突反復分支,逐漸變細。另外還有一些較細的樹突從胞體其他部位發出。若切片正切到軸突,則可見一條軸突從錐體細胞的底部發出。換用高倍鏡觀察樹突的分支,可見其表面有許多鼓槌狀小突起,為樹突棘。
(二)小腦皮質梨狀神經元
標本的淺層是皮質,在皮質內用低倍鏡觀察,梨狀神經元的胞體大,似梨形或燒瓶狀。從胞體一端發出1~3個粗大的樹突,由此樹突再反復分支,形成扁柏樹枝狀,從胞體另一端可看到一條軸突,因切片關系所見到的軸突有長有短。
有髓纖維及神經
(一)兔的坐骨神經縱切片及橫切片(H-E染色)的觀察
1.縱切片 觀察此切片了解神經纖維的結構。
(1)低倍鏡觀察 可見神經纖維一條一條較緊密地平行排列。選擇一條切而較直的神經纖維換用高倍鏡觀察。
(2)高倍鏡觀察 在每條神經纖維中央,見一條紫紅色的線條為軸突。軸突外圍包有髓鞘。髓鞘在制片過程中因類脂質被溶解,因而只剩下紅色的蛋白質網狀支架。在髓鞘之外很薄的膜為神經膜。每條神經纖維上相隔一定的距離,由于髓鞘中斷而形成的縮窄,即是郎飛結(Ranviernode)。兩結之間的神經膜含有一個染成藍紫色橢圓形的胞核,但在切片上不一定都能切到。
2.橫切片 觀察此切片了解一條神經的結構。
(1)低倍鏡觀察 在整個神經的外面包有一層結締組織,為神經外膜。其中含有血管與脂肪細胞等。血管隨神經外膜的結締組織伸入神經內,將神經分成許多大小不等的神經纖維束,包在每個神經纖維束外面的結締組織為神經束膜。在每個神經纖維束內看到許多小圓圈,即為每一條神經纖維的橫切面。每條神經纖維外面還包以一薄層纖細的結締組織,為神經內膜。
(2)高倍鏡觀察 每條神經纖維在橫切面上呈粗、細不等的圓形.纖維中央紫紅色的圓點為軸突,外而圍以淺紅色網狀或無色的髓鞘及神經膜,如果切片正切到神經膜細胞的胞核,則可見染成藍紫色的胞核。
(二)示范觀察髓鞘切跡
取兔的坐骨神經縱切片(銀染色)高倍鏡觀察,在髓鞘上可見到漏斗狀的裂隙,即為髓鞘切跡(incisure of myelin)。
(三)示范觀察髓鞘的電鏡結構
用有髓纖維透射電鏡圖片觀察,可見每個髓鞘橫斷面在電鏡下呈許多同心圓排列的螺旋膜板層狀結構。
運動終板
(一)運動終板標本的制作與觀察
鑷取一小塊經氯化金法處理、浸泡十甘油中的兔肋間肌置于載玻片上。加一小滴甘油,蓋上蓋玻片,用手指輕壓蓋玻片,把肌組織壓碎,便可用來觀察。
1.低倍鏡觀察 骨骼肌纖維呈淺藍紫色,有的呈紫紅色。肌原纖維的橫紋清晰可見。神經和神經纖維呈黑色。神經纖維的末端成爪狀分支,附于肌纖維表面,與肌纖維附著處形成的橢圓形板狀隆起,即為運動終板。
2.高倍鏡觀察 可見運動終板的爪狀分支末端常呈鈕扣狀膨大
(二)示范觀察運動終板的透射電鏡圖片
可見其軸突終末與肌膜間有間隙,在軸突終末表面有神經膜細胞覆蓋。接觸軸突終末的肌膜向肌質方向凹陷形成許多小皺褶,軸突終末含豐富的突觸小泡、線粒體、微管和微絲等。肌膜下也含豐富的肌質、線粒體和較多的肌纖維胞核。
環層小體
取貓的腸系膜切片(H-E染色)用低倍鏡觀察,可以找到縱、橫切面的環層小體。在縱切面下可見環層小體呈卵圓形。若切面正切到小體的中心,則可見小體的中心為一條棍狀結構(內柱),其外周為多層呈同心圓排列的結締組織纖維層,各層之間夾有扁平結締組織細胞。在小體一端可見到一條有髓纖維,它在穿過結締組織纖維板層時失去髓鞘。所以,在內柱中只看到被染為紅色的軸突。
觸覺小體
用低倍鏡觀察人皮膚切片(銀染色),了解觸覺小體的形態及分布。先找到皮膚的復層扁平上皮,上皮下面為結締組織,結締組織突向上皮形成許多乳頭,在乳頭處可找到卵圓形的觸覺小體。觸覺小體外包有很薄的結締組織被膜,其中含有橫列的扁平細胞,神經纖維呈黑色,盤曲在觸覺小體內
神經膠質細胞
用低倍鏡7示范觀察貓大腦皮質切片((Golgi或Cox法)。神經膠質細胞有多種,這里只小范觀察星形膠質細胞。星型膠質細胞胞體較大,有許多長突起,細胞形態似放射狀的星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