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1年福島核電站發生核泄露事故后,核泄露對環境造成的影響一直廣受關注。據日本新華僑報4月1日援引《讀賣新聞》消息,日本環境省最新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福島核電站周圍地區依然殘留著高濃度的放射性物質。
據報道,在調查中,日本環境省于2012年12月至2013年3月對216個地點進行了檢測,主要檢測了河流和湖泊水底泥土的銫濃度。據環境省發布檢測結果報告稱,福島縣雙葉町農用蓄水池池底泥土平均1千克含56萬貝克勒爾銫,放射性物質含量最高。放射性物質濃度最高的河流是浪江町請戶川,為 23700貝克勒爾。
報道稱,環境省還公布了千葉縣、埼玉縣、東京都的河流、海洋等67個地點放射性物質調查結果。放射性物質濃度最高的是千葉縣柏市大津川河底土壤,為每千克14200貝克勒爾。
日本環境省分析稱:“雖然放射性物質濃度整體呈現下降趨勢,但核電站周圍地區依然殘留著高濃度的放射性物質。放射性物質變化存在著差異。”
近日,中國專家團隊前往日本福島近海,獨立采集了海水樣本,此舉是基于中日雙方達成的共識。根據此共識,日方同意在國際原子能機構框架下對福島核污染水排海實施長期國際監測,并確保包括中國在內的利益攸關國可以獨......
中國飛鶴聲明稱,與日本協和發酵的合作僅為技術交流,不涉及原料進口及配方使用。18日,黑龍江飛鶴乳業有限公司官方微信號“飛鶴奶粉”發表聲明稱,近日,針對“中國飛鶴與日本協和發酵達成技術合作意向”一事,互......
據日本《朝日新聞》報道,東京電力公司11日發布消息稱,在福島第一核電站內進行廢爐作業的一名工人面部受到放射性物質污染。內照射即人通過呼吸或其他方式令含有放射性元素的物質進入身體,射線會在人體內部直接作......
福島第一核電站的核污染水約有134萬噸,2023年度將把約3.12萬噸核污染水分4次排放,每次約排放7800噸。根據東電計算,用海水稀釋過的核污染水將緩慢流過約1公里的隧道,約1000秒之后抵達大海。......
當地時間8月24日13時(北京時間12時)整,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染水啟動排海。日本計劃今年排放31200噸,整個排海工作預計持續30年。核污染水排放后,會造成怎樣的影響?海產品還能放心吃嗎?記者就此分......
農業農村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日本政府無視國際社會的強烈質疑和反對,出于一己私利強行將福島核污染水排海,是極其自私和不負責任的舉措。農業農村部高度重視水產品質量安全,將嚴格按照水產品中放射性物質限制濃度國......
北京時間8月24日12時,日本啟動福島核污染水排海。廣州疾控提醒,請市民關注我國環境、衛生、海關等政府部門權威發布,切不可輕信謠言或小道信息,造成不必要的恐慌。不購買和進食受到輻射污染地區生產的食物,......
日本宣布于8月24日下午啟動福島核污染水排海,引發關注和熱議。隨著核污染水進入海洋,“如何防輻射”的話題備受關注,部分地區出現了“囤鹽”“囤水產”“囤輻射檢測儀”等現象。對此,專家表示,我國生產食鹽使......
8月27日,日本正式啟動核污染水排海的第四天,總臺記者獲準進入福島第一核電站內部進行探訪。這次探訪不得自由錄音錄像,記者的手機、電腦、攝像器材一律不許使用,隨身只能帶筆和本以及核輻射檢測儀。記者穿戴的......
8月24日13時,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啟動核污染水排海。其實,自2021年12月開始,日本全國多地的學校收到政府配發的傳單,向學生宣傳核污染水“安全”“不影響健康”。當地教育工作者批評稱,制作這種傳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