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州海關所屬福州長樂機場海關首次在出口C類快件渠道查獲古生物化石。該批化石共1個(2片),經鑒定為侏羅紀末期至白堊紀早期滿洲鱷頭骨化石。
古生物化石
福州長樂機場海關查獲古生物化石。
據福州長樂機場海關介紹,福建某公司向該關申報出口書包、杯墊等C類快件一批。在CT機過機檢查中,查驗關員發現其中一件商品圖像與其所申報的貨品不符。開箱查驗后發現實際物品為2塊有動植物紋路的片狀石頭,紋路清晰,與一般工藝品差距較大。查驗關員判斷所查驗物品疑是古生物化石,隨即移交緝私部門。
福州長樂機場海關相關負責人表示,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化石屬于國家限制性出口物品,海關按照《古生物化石保護條例》等有關規定,對出境的古生物化石實施監管,嚴厲打擊進出境違法行為,堅決維護進出口秩序。
目前,海關部門正在對此案進行處理當中。
據首屆電力行業科技創新大會27日消息,至一季度末,我國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容量占比首次超過50%,達到50.5%,標志著電力行業“雙碳”工作取得重要進展。截至3月底,我國發電裝機容量達26.2億千瓦,位......
動物登陸是生命演化過程中的革命性事件之一。節肢動物作為后生動物的重要代表之一,在志留紀之前均生活在海洋環境或海陸過渡相的環境。分子生物鐘證據顯示,在寒武紀-奧陶紀時期節肢動物可能已脫離海洋登上陸地,甚......
化石記錄已被廣泛研究,揭示了整個地質歷史中生命形式多樣性的重大變化。進化生物學的一個基本問題是確定導致這些波動的過程。新的研究發現了一個令人驚訝的發現:附近超新星數量的波動與過去5億年來海洋物種的生物......
作為當前生態系統中最重要的一個植物類群,被子植物備受植物學家關注。上百年來,植物學家們對被子植物的研究從未停止,但被子植物的起源與早期演化歷史仍是植物學家面臨的難解之題。眾多古植物學家一直在尋找最早的......
由葡萄牙、丹麥、美國等國家科研人員組成的聯合團隊,近日在葡萄牙托雷斯韋德拉什地區發現白堊紀早期被子植物化石群。被子植物是當今世界植物界中種類最多、分布最廣、適應性最強的類群。全世界已知被子植物共約有3......
5億年前的磷酸鹽微化石究竟是動物還是植物?3月9日,云南大學古生物研究院教授張喜光、副研究員楊杰與中外科學家合作發現,此前認為的5億年前寒武紀時期的“苔蘚蟲”化石實際上是藻類,并認定其為早期綠藻。相關......
位于湖北十堰鄖陽學堂梁子遺址的“鄖縣人”3號頭骨化石于2022年12月提取出土,這是迄今歐亞內陸發現的同時代最為完好的古人類頭骨化石。該發現是2022年國家文物局“考古中國”重大項目新發現之一,入選中......
臺灣花蓮縣海域8日18時許發生4.7級地震,福建福州、莆田、泉州等沿海城市感受到明顯震感。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2月8日18時49分在臺灣花蓮縣海域(北緯23.35度,東經121.65度)發生4.7......
近日,科學家通過掃描3.19億年前的魚化石,發現了最古老的脊椎動物完整大腦。該大腦及其腦神經約1英寸長,屬于一種已經滅絕的藍鰓魚。美國密歇根大學的這項最新發現,為摸清當今主要魚類“鰭魚”的神經解剖和早......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加強基礎研究,突出原創,鼓勵自由探索。踐行二十大精神,瞄準基礎研究,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科研人員依托亞洲最大的化石標本館藏中心,不斷探索新技術,正在把古生物學這個“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