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福建莆田市文化和旅游局獲悉,在莆田木蘭溪流域考古調查中,發現了山邊舊石器時代晚期遺址,把莆田地區有人類生存活動的歷史至少提早到距今2萬年。
調查隊在山邊遺址采集的石器照片。(莆田市博物館供圖)
福建莆田木蘭溪流域考古調查隊隊長范雪春介紹,此次考古調查工作持續一年左右,新發現史前遺址26處,包括舊石器時代遺址1處,新石器時代遺址7處,青銅時代遺址18處,出土了采集標本數百件,完整或可復原器物近百件。這些遺跡、遺物的發現,填補了本區域考古的多項空白,為初步建立木蘭溪流域先秦時期考古學文化年代序列和文化譜系提供了豐富堅實的基礎材料。
范雪春說,眾多史前遺物的發現和新地點的確認,說明木蘭溪流域是福建地區古人類活動較為頻繁的區域之一,是福建南北史前文化碰撞的交匯地帶,具備繼續開展考古調查、發掘與解決一些重大學術課題的巨大潛力。同時,此次從木蘭溪流域發現了4件較為完整的青銅器,這在此前福建地區的考古調查中較為少見。
調查隊在東圳水庫采集的青銅器照片。(莆田市博物館供圖)
木蘭溪是莆田的母親河。新中國成立以來,歷次文物普查僅發現先秦遺址20余處,與該地區應有的文物埋藏不相配。為此,莆田市文旅局牽頭組織此次調查,由福建省文物保護中心、平潭國際南島語族研究院、莆田市博物館合作組隊,聯合多所高校共同參與調查和多學科研究,希望通過調查發現更多的先秦時期遺存,進一步了解木蘭溪流域先秦遺址的基本情況,摸清木蘭溪流域史前文化的內涵特征、規模、分布規律及保存狀況,明確木蘭溪流域文化類型的屬性,為建立木蘭溪流域先秦考古的年代序列和文化譜系提供進一步的基礎材料,并探尋莆仙地區史前文化的源頭及與周邊文化交流互動關系。
美國《科學進展》雜志22日發表的一項新研究稱,考古學家在中美洲發現瑪雅人祖先4000年前用于捕魚的渠道。研究稱,考古學家利用無人機和谷歌地球影像等技術手段在中美洲的伯利茲發現一個有4000年歷史的渠道......
中新網海口10月1日電題:南海深海考古研究院院長宋建忠:加強環南海區域水下文化遺產保護合作中新網記者關向東符宇群隨著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南海深海考古研究院)(以下簡稱“考古院”)的成立和深藍寶藏——......
井中偉教授。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學院官方微信號圖吉林大學考古學院教授井中偉已加盟浙江大學。據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學院9月4日發布的《星教師,歡迎您|井中偉教授加盟浙大藝術與考古學院》介紹,井中偉,河南省汝......
中新社鄭州8月13日電(闞力經曉佳)中肯舊石器聯合考古項目中方現場負責人趙清坡12日就肯尼亞博高利亞湖遺址2023年度考古新發現采訪時表示,發現的勒瓦婁哇技術制作石器的地點揭秘了舊石器時代的“標準化工......
科技日報北京8月7日電(記者張夢然)根據《自然·通訊》6日發表的一篇論文,在印度尼西亞弗洛勒斯島新發現的距今約70萬年前的人族牙齒和上臂化石表明,有些早期人族的體型可能比之前認為的更矮小。印度尼西亞的......
近段時間,隨著北大考古專業女孩鐘芳蓉畢業相關信息受到關注,考古學專業再次進入大眾的視野。北大考古學專業的招生、就業情況如何?普通高校的考古學專業能不能報、是否面臨就業難?哪些學生適合報考古?如何看鐘芳......
引前方 又是一年畢業季,2020年以湖南高考文科第四名的成績選擇北京大學考古專業而受到關注的女孩鐘芳蓉,迎來本科畢業。7月3日,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了鐘芳蓉作為本科畢業生代......
中新網北京7月2日電(記者孫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專業學術期刊《自然-人類行為》最新發表一篇考古學論文指出,澳大利亞東南部距今已有約1萬至1.2萬年的火塘,保存了或是已知最古老的文化傳承儀式的證據。......
原文地址:http://news.中新網北京5月17日電(記者孫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專業學術期刊《通訊-地球與環境》最新發表一篇考古學論文認為,埃及的31座金字塔(包括吉薩金字塔群)起初可能是沿著......
考古學家首次在沙特阿拉伯北部沙漠中發現了人類居住在熔巖管的證據。相關論文近日發表于《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熔巖管是火山噴發時形成的洞穴。熔巖河的表面冷卻并凝固,而熾熱的熔巖繼續在其下方流動。最終,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