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0-03-30 22:31 原文鏈接: 離子液體液相微萃取技術

    研究背景

    室溫離子液體(Room temperature ionic liquids),常被簡稱為離子液體,是指在室溫或室溫附近溫度下呈液態的僅由離子組成的物質,組成離子液體的陽離子一般為有機陽離子(如烷基咪唑陽離子、烷基吡啶陽離子、烷基季銨離子、烷基季鏻離子等),陰離子可為無機陰離子或有機陰離子(如[PF6]-、[BF4]-、[AlCl4]-、[CF3SO3]-等)。自1914年發現第一個離子液體—硝基乙胺以來,特別是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至今的這段時間,離子液體在許多領域的研究都呈現出非常活躍的態勢,這與離子液體自身的特點是分不開的。較傳統的液態物質相比,離子液體具有以下幾個無與倫比的優勢:(1)幾乎沒有蒸氣壓,不易揮發,從而在使用過程中不會給環境造成很大壓力;(2)具有較大的穩定溫度范圍(-100-200oC),較好的化學穩定性及較寬的電化學穩定電位窗口;(3)通過陰陽離子的設計可調節其對無機物、水、有機物及聚合物的溶解性,并且其酸度可調至超酸性,因此可通過一定的陰陽離子的組合設計構筑“需求特定”或“量體裁衣”的離子液體。目前應用較多的一些領域主要有:催化和有機合成領域、分離分析領域、電化學中的電鍍電沉積及導電材料和電化學器件、新型材料領域中的敏感材料及潤滑材料等、生命科學領域中的藥物合成與篩選等。

    液相微萃取(Liquid Phase Microextraction, LPME)技術是自1996年以來,隨著環境分析技術的發展而發展起來的一種快速、精確、靈敏度高、環境友好的樣品前處理技術。從廣義上講,該技術主要包括以下兩個方面:(1)基于懸掛液滴的SDME(Suspended/Single Drop Microextraction)形式的微滴液相微萃取;(2)基于中空纖維的兩相模式或三相模式的液-液微萃取或液-液-液微萃取。由于該方法具有操作簡便、快捷、成本低廉、易與色譜系統聯用等優點。近來年,作為一種新型的樣品前處理技術,已經引起了環境分析領域的許多研究人員的注意。

    方法原理

    根據離子液體可設計性且種類繁多的特點,可以設計合成具有對于空氣、水穩定的且能夠高效富集環境中某些有機污染物的“需求特定”的離子液體,將其應用于環境有機污染物質的分離分析時,可以有效地客服傳統有機溶劑揮發性強、毒性大、對環境危害嚴重等問題。特別是應用于液相微萃取時,由于離子液體本身的不易揮發性、粘度較大等特點,與傳統的有機溶劑相比,可以得到更大的懸掛液滴和更加持久的萃取時間,從而提高分析檢測的靈敏度和可靠性。在具體的應用過程中,可以依據目前液相微萃取技術發展比較成熟的兩種方法(如下圖所示),發展離子液體-液相微萃取技術。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