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素質化教育的逐漸推行和貫徹,小至學前班,大到大學各研究所等等教育機構,對學生的要求正在向全面發展轉變。學生的動手能力,在教育過程中越來越受到重視。據我所知,小學五年級的科學教案里,就有這么一課—種子發芽實驗。它分兩節來講,目的是通過實驗,讓學生了解種子發芽的條件,掌握種子發芽的整個過程,同時通過對整個實驗的操作,培養學生的設計實驗能力,動手能力和積極主動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因為在實驗過程中會碰到一系列的問題,都需要實驗者自己思考解決。
本次實驗的教學目標:通過設計種子發芽實驗的過程,用對比試驗的方法觀察、記錄影響種子發芽的條件,掌握實驗的基本操作,培養學生對科學實驗的興趣。并了解種子發芽的一系列條件。
本次實驗的教學重點和難點:重點是學習運用對比試驗中控制某個條件的方法,來研究影響種子發芽的條件。而難點是對于給定的任務—種子發芽試驗,來設計實驗計劃。
種子發芽實驗設計如下:(準備綠豆種子,記錄表和計劃單)
這是改進了的實驗記錄表,旨在多參考實驗者的數據,來最后得出種子發芽的條件。這也正體現了科學實驗的嚴謹,可重復性等特點。
在試驗過程中,我們需著重注意的就是:在每一組實驗時,我們只能以一個實驗條件為自變量,只能改變這個實驗條件,其他的條件都相同。例如,當考慮影響種子 的發芽條件水分時,實驗組和對照組的溫度,土壤等等外界環境全部相同,就只留下實驗組和對照組所加的水分不同。然后進行對照記錄分析。最后得出結論。
通過表格的記錄,我們基本可以了解影響種子發芽的條件,并計算每組實驗的種子發芽率。種子發芽率=已發芽種子量/種子總數量。同時,通過對照組的實驗,讓 學生們初步掌握了科學實驗的基本方法和步驟,形成了基本的科學思維。
本次實驗的結果,是為了證明水分,溫度,土壤,陽光等因素對種子發芽的影響,種子發芽只有在特定的條件下,才能健康的成長。
附上兩張種子發芽的圖片,供大家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