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新冠肺炎疫情開始至2月21日,中國麻風防治協會副會長潘春枝共報送給中國科協43期電子版的《協會抗擊新冠肺炎簡報》,同時發送給協會的理事、分會秘書長。簡報的特點是迅速、及時把一線的情況反映給中國科協,并與各分會溝通。
在這一期期簡報中,有很多是來自抗擊疫情一線、基層醫務工作者感人的故事。這些真實故事中,有大愛無言的天使、拯救生命的逆行勇士,也是“狠心媽媽” “不慈不孝的兒子”……
故事一:戰“疫”中的青春日記
“平時散著頭發,我們是你的小姐姐,當我們穿上防護服、隔離衣時,我們就是沖在前線英勇無畏的戰士。”
2月4日,中國麻風防治協會會員單位、海南省皮膚性病防治中心(省第五人民醫院)的陳芬,這名95后護士踏上馳援武漢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征途時在微博上留下這樣的話。
微博成為陳芬記錄戰“疫”的日記,因為這次特殊的“出征”家人竟不知曉。怕家人擔心,陳芬瞞著爸爸媽媽奔赴抗疫前線,臨行前給家里打了電話,說“這段時間醫院忙,要經常加班,暫時回不了家,讓爸媽不要擔心。”
2月5日,陳芬和同事們正要就寢時,突然接到消息,全體集合奔赴江漢方艙醫院。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當看到新型冠狀病毒無限蔓延,人民生命受到威脅時,我毅然主動請纓奔赴前線,我不怕N95刻在臉上的痕跡,也不怕防護裝備帶來的窒息感,作為一名特殊的‘逆行者’,就應該在國家與人民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這是我們的責任與義務”。
這是陳芬,一個年輕醫務工作者留下的鏗鏘語錄。就在此時,在抗擊疫情的戰場上,無數個像陳芬一樣洋溢著芳華與夢想的女孩正用行動踐行無悔的青春誓言。
故事二:上陣夫妻檔
“兒啊,再過幾天就過年了,當媽的沒啥要求,就是盼著你和麗兒要早點回來陪爸媽吃個團圓飯......”2020年1月19日早上,曹現鴻接到母親的電話。此時此刻,妻子董麗也在身邊。他們異口同聲地答應到:“媽,今年我們一定回來陪二老過年。”
曹現鴻是中國麻風防治協會成員單位、四川省青川縣疾控中心的疾控科科長,董麗是縣衛健局的一名普通干部、一個懷孕32周的準媽媽。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他們又食言了,依舊無法兌現陪父母過年的承諾。
“爸,想給您說個事……”大年三十這天,董麗鼓起勇氣撥通了公公的電話。
“孩子,肺炎疫情的事情,我和你媽在電視上都看到了,你們可不能當逃兵.......”還未等董麗開口,公公就已先說了,“干好工作的同時,也要照顧好自己。”
有了父母的理解與支持,夫妻二人工作的信心更足了。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他們是夫妻,更是戰友,并肩戰斗在防控一線。他們之間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上陣夫妻檔,堅決打勝仗!”
1月28日晚,縣疾控中心接到上級反饋:青川縣有一名密切接觸者。縣疫情防控指揮部命令:“這是青川首例密切接觸者,必須科學調查、嚴格隔離,防止疫情發生和蔓延”。
“讓我去,我是共產黨員!”曹現鴻率先響應。他和工作突擊隊幾名成員與當事人進行了充分的溝通,嚴格落實居家隔離醫學觀察措施;規范開展密切接觸者觀察場所消毒工作;詳細調查了解其返鄉情況,提前摸排有關人員,有針對性開展防控工作。
這樣的應急處置曹現鴻每次都積極參加,1月21日凌晨3點、1月29日凌晨2點、1月31日20點、2月5日19點......無論白晝黑夜,在疫情面前,他總是說“讓我去”。
2月7日凌晨3點,曹現鴻拖著疲憊的身軀打開房門。看到挺著大肚子斜靠在沙發上的妻子臉、手、腳都浮腫了,這才猛然意識到妻子已經是孕晚期......
這次“戰疫”, 董麗不僅不埋怨丈夫的忙碌,還給予了最大的支持,而且自己也克服身體和心理上的種種不適,懷著未出生的寶寶堅守在工作崗位上。同事勸她多休息,她卻說,雖然現在是孕晚期,但我還能堅持,我要與未出生的寶寶共同抗疫。
元宵節這天,曹現鴻給媽媽打了一個電話:“媽,這個年沒過成,以后咱們補上!”
故事三:“狠心媽媽”
抗擊新冠肺炎戰斗中,有一種媽媽叫“狠心媽媽”,中國麻風防治協會成員單位、江西省贛州市皮膚病醫院的醫務科科長陳羅娣,就是這樣的“狠心媽媽”。
當新冠肺炎疫情戰斗警報拉響的那一刻,孩子剛出滿月的陳羅娣就加入到這場阻擊戰中,全面負責統籌安排醫院“三站一場”排班、疫情防控物資調配、院內的防護工作等。為了全身心投入戰“疫”,她毅然決然給一個多月的寶寶斷奶,把寶寶和3歲的大女兒都留在老家讓老人幫著照看,在孩子最需要母乳喂養和母愛時,“狠心媽媽”陳羅娣選擇了舍小家、為大家。
作為醫務科長,面對一個又一個疫情防控緊急調度的上傳下達和一次又一次的調整變化,她有條不紊、臨危不亂地一一處理,沒有推諉,沒有抱怨;作為媽媽,她強忍著奶漲的胸痛,更強忍著對孩子的思念,一次次偷偷地抹去淚水。
在每一次“三站一場”疫情防控的醫務人員出發前,她都會通過微信@大家,提醒“注意防護、安全歸來”,每一次防控人員回來時,不管多晚都會@大家,問一句有沒有安全回家?道一聲“辛苦啦”!這些關心的話語,溫暖著整個皮膚病醫院大家庭。
疫情防控期間,醫院處處都能見到她忙碌的身影。在市直醫療機構選派后備醫療隊時,她也把自己的名字寫了上去。
“相信孩子們長大后,當聽到媽媽講述抗擊疫情的故事時,孩子們會給媽媽豎起大拇指,為她們有這樣的媽媽而自豪。” 淚珠在眼眶中打轉的陳羅娣微笑著說。
故事四:“我是黨員我報名”
2020年1月24日,農歷臘月三十,正在值班的中國麻風防治學會會員單位、江蘇省宿遷市傳染病防治中心的感染疾病科副主任醫師牛玉蘭得知宿遷確診了第一例新冠肺炎患者,需要增派醫生值班,沒有絲毫猶豫, “我是黨員我報名”。
大年初一,顧不上吃早飯的她6點鐘就到達負壓病區,簡單熟悉病區布局流程后,立即進入隔離病房進行查房、診療。
作為一名傳染科醫生,她深知與新冠肺炎患者接觸越多越近,被感染的風險就越高,但她不退縮。“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疫情來了,臨危受命,是意料之中也是責無旁貸的。”她心里想著的是“怎樣才能讓患者更快康復,怎樣才能盡快控制住疫情。”
負壓病房里的工作異常辛苦,醫護人員除了每天定時查房、測指脈氧、血壓、血氣分析、監測病情變化、采集咽拭子等基礎工作外,還要負責每位患者的日常起居。負壓病房內沒有保潔員也沒有護工,為患者送飯、消毒病房、收拾醫療垃圾等都需要醫務人員來做。牛玉蘭穿著厚厚的防護服做完基本診療及衛生消殺工作后,隔離衣早已被汗水打濕,護目鏡也已模糊不清。但是她和戰友們沒有人喊苦,沒有人喊累,大家共同的愿望就是患者早日康復。
隨著宿遷市確診患者的增多,診療工作也越來越忙,任務也更加繁重。為了節約防護服及N95口罩,牛玉蘭和同事每天12小時輪流值班,下班后學習新冠肺炎治療最新指南,討論如何為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療方案。
有些患者在隔離病房非常焦慮、恐懼;有的患者情緒低落,不配合治療。牛玉蘭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慢慢想出了化解辦法。她耐心與患者講解新冠疾病知識,與患者談心、溝通,并通過醫院建立的“新冠肺炎眾志成城”微信群發幽默視頻、互動聊天等,通過這一系列方法最大程度減輕患者心理負擔。經過醫患共同努力,大部分患者從焦慮、恐懼中走了出來,變得堅強、樂觀,積極配合治療。
如今,經過宿遷市傳染病防治中心全體人員的努力,宿遷市已經有多名新冠肺炎患者順利治愈出院。
疫情發生以來,每天堅持到辦公室的中國麻風防治協會副會長潘春枝,經常被各會員單位材料中的故事所感動,也專門挑選一個個感人的故事寫進學會簡報。她在記事本上寫道:“在這場疫情風暴前,無數醫務工作者逆風向前,用真情與大愛點亮最溫暖的燭光。明媚的春天,正在走近。”
中國科協信息中心編輯整理
中國科協戰略發展部關于開展科技群團智庫成果采集項目申報資助的通知各全國學會、協會、研究會,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科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協,高校科協、企業科協,有關單位: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關于“強......
各有關單位:按照《關于申報中國科協科技期刊有關課題研究項目的通知》,通過公開申報、資格審查、專家評審等程序,產生了各項目擬入選單位共4個(詳見附件)。現將評審結果面向社會公示,公示期自11月17日至1......
各全國學會、協會、研究會科普部(科普工作委員會),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科協科普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協科普部,各有關單位:為深入貫徹落實《關于新時代進一步加強科學技術普及工作的意見》《全民科學素質行動......
2022年11月4日,由中國科協主辦、中國檢驗檢測學會承辦的中國科協科學試驗用儀器設備高層次專家研討會在北京召開。研討會由中國檢驗檢測學會會長、研究員李懷林主持。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
按照《中國科協辦公廳關于開展2021-2025年度第一批全國科普教育基地補充認定工作的通知》要求,經評審,474家單位擬認定為全國科普教育基地。現將474家擬命名單位名單(見附件)予以公示,接受社會監......
10月28日,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協主席萬鋼主持召開中國科協常委座談會,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32位常委線下線上參加會議。黨的二十大代表、中國科協黨組書記張玉卓代表科協黨組、書記處就學習貫徹黨......
10月24日,中國科協黨組召開2022年第三十九次(擴大)會議,傳達學習黨的十九屆七中全會精神、黨的二十大報告精神、黨的二十大閉幕會精神、黨的二十屆一中全會精神,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屆中共中央政......
各有關單位: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關于推進一流科技期刊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強科技期刊建設理論研究和實踐創新,切實推動我國科技期刊高質量發展,更好地服務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中國科協科學技術創新部現組織開展......
各有關單位:根據《中國科協辦公廳關于開展第八屆中國科協青年人才托舉工程項目被托舉人遴選工作的通知》(科協辦函創字〔2022〕105號)要求,按照《中國科協青年人才托舉工程管理辦法》(科協辦發學字〔20......
9月29日,中國科協常委會科普專委會學習貫徹《關于新時代進一步加強科學技術普及工作的意見》(簡稱《意見》)座談會在北京召開。科普專委會聯席主任孟慶海主持會議并講話,常務副主任殷皓,副主任武向平、盧懷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