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4-05-12 16:31 原文鏈接: 科學家發現慢性疼痛鎮痛新靶點

      上海交通大學藥學院王永祥教授帶領科研團隊首次發現脊髓胰高血糖素樣肽—1(GLP-1)受體可對慢性疼痛產生有效鎮痛作用,這一受體成為治療慢性疼痛的新潛在性鎮痛靶點分子。

      慢性疼痛除了人們熟知的頭疼、牙疼,還包括炎癥痛、腫瘤癌癥痛、神經源性痛、糖尿病疼痛和腰背痛等。這一研究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和教育部基金資助下開展,成果主要內容發表在近期的國際神經科學權威雜志《神經科學雜志》上。

      實驗數據表明,GLP-1受體激動劑對腫瘤癌癥、糖尿病等疼痛抑制率達60-90%。對GLP-1受體激動劑在不同慢性疼痛模型中的作用效力進行比較,抑制福爾馬林引起的持續性疼痛最有效,依次優于對付神經結扎引起的神經源性疼痛、骨癌引起的機械痛、炎性疼痛、糖尿病疼痛,對于抑制急性疼痛最無效。

      王永祥教授通過實驗首次發現,GLP-1受體的特異性表達于脊髓中的小膠質細胞中,炎癥刺激、周圍神經損傷、糖尿病都會引起小膠質細胞的激活和數量增加,且GLP-1受體隨小膠質細胞的數量增加而增加。

      實驗檢測還發現,GLP-1受體激動劑激動小膠質細胞上的GLP-1受體,小膠質細胞釋放內啡肽,通過小膠質細胞與神經元突觸繼而作用于神經元阿片受體產生鎮痛作用。

      值得欣喜的是,這一鎮痛新靶點,不僅自身不耐受,還與嗎啡無交叉耐受。目前研究成果已申請國家ZL,有望在將來催生安全有效、無耐受性、方便使用的新型抗慢性疼痛藥物,造福廣大慢性疼痛患者。

    相關文章

    緩解疼痛的新腦回路找到

    據《自然》近日發表的一項研究稱,科學家在小鼠模型中發現了可能緩解疼痛的一個新的腦回路。所謂的“安慰劑鎮痛效應”是一種奇怪的現象,指當一個人預期疼痛緩解時,他對疼痛的感知也會降低。此前研究顯示,“安慰劑......

    緩解疼痛的新腦回路找到

    據《自然》近日發表的一項研究稱,科學家在小鼠模型中發現了可能緩解疼痛的一個新的腦回路。所謂的“安慰劑鎮痛效應”是一種奇怪的現象,指當一個人預期疼痛緩解時,他對疼痛的感知也會降低。此前研究顯示,“安慰劑......

    我國學者在高通道植入式神經電極研制方面取得進展

    圖“神經卷軸”探針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批準號:T2188101、21972005)等資助下,北京大學段小潔研究員團隊發揮腦科學、生物醫學工程以及物質科學交叉背景的優勢,在高通道植入式神經電極研制方......

    我國科學家找到流感病毒入侵細胞關鍵受體

    科技日報訊(記者李麗云朱虹)6月24日記者獲悉,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研究發現,代謝型谷氨酸受體2(mGluR2)是流感病毒通過網格蛋白介導內吞途徑入侵細胞的關鍵受體。相關研究論文發表在《自然......

    心理所發現老年人對熱痛刺激感知隨年齡增長而退化

    疼痛感知是復雜的生理過程和心理過程,受到年齡、性別、文化背景和過往經驗等因素的影響。那么,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對疼痛的感知是否會發生變化?尤其是對于不同類型刺激誘發的疼痛感知是否有不同的變化?研究衰老......

    學者闡述外源注意不同階段神經機制

    近日,華南師范大學腦科學與康復醫學研究院副研究員王本馳應邀在《認知科學趨勢》(TrendsinCognitiveSciences)發表Spotlight短文,介紹了基于顯著干擾的外源性注意的神經加工機......

    GPR30受體全新激活機制獲揭示

    5月14日,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研究員徐華強團隊、謝欣團隊和楊德華團隊合作,證明GPR30并非直接雌激素受體,為學界對雌激素信號傳導機制的理解提出了新的挑戰和機遇。相關研究發表于《細胞研究》。GP......

    三百六十度安全記錄神經信號,“環繞式”植入物治療脊髓損傷試驗成功

    脊髓損傷可導致嚴重的殘疾。現在,英國劍橋大學研究團隊用包裹脊髓的微型柔性電子設備,成功記錄了大腦和脊髓間的神經信號。這一設備首次實現360度安全記錄信號,提供脊髓活動的完整圖像。研究結果發表在新一期《......

    網絡神經外科將成為腦科學轉化研究的紐帶

    百年神經外科發展史可以劃分為三個時期,即經典神經外科時期、顯微神經外科時期和微創神經外科時期。2012年,中國科學院啟動了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腦功能聯結圖譜計劃”,目標是對特定腦功能的神經聯結通路和網......

    揭示帕金森病中蛋白聚集的秘密:NEMO蛋白的關鍵作用

    神經退行性疾病,如帕金森病或阿爾茨海默病,與大腦中蛋白質聚集的沉積有關。當細胞廢物清除系統存在缺陷或超負荷時,這些聚集物會積累。一種主要與免疫系統信號傳導過程相關的蛋白質NEMO可以防止帕金森病中發生......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