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國立癌癥研究中心的科研小組于2016年8月9日宣布,他們成功發現了會讓肺腺癌患病風險提高的遺傳基因排序類型。肺腺癌是肺癌中發病幾率較高的一種,容易發生于女性及不抽煙者。擁有該遺傳基因特征的人,患肺腺癌的幾率比普通人高出1.2-1.4倍。
具體成果已于9日刊載在英國知名科學雜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該研究中心分所長河野隆志表示,本次成果將能夠預測易患肺腺癌的人,對癌癥的早期診斷具有重要意義。
研究小組將著眼點放在了由于EGFR基因突變導致發病的肺腺癌上。將3千名患者的DNA數據與1萬5千名健康人士的數據進行比較得出了相關結論。
肺癌是一種侵襲性極強的惡性腫瘤,也是全球癌癥相關死亡的主要原因。LC可分為非小細胞肺癌(NSCLC)和小細胞肺癌(SSCLC),其中非小細胞肺癌(NSCLC)占大多數,肺腺癌(LUAD)是最常見的病理......
近期,GenomeBiology在線發表了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主任孫藝華、中國科學院上海營養與健康研究所研究員邵振和中科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研究員季紅斌、孟飛龍等的合作研究成果——Asystem......
近期,GenomeBiology在線發表了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主任孫藝華、中國科學院上海營養與健康研究所研究員邵振和中科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研究員季紅斌、孟飛龍等的合作研究成果——Asystem......
結核病(tuberculosis)是結核分枝桿菌(M.tuberculosis,Mtb)引起的傳播較廣、致死率較高的慢性傳染病之一。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劉翠華課題組致力于研究Mtb等病原菌與宿主相互......
肺癌是發病率和死亡率增長最快,對人群健康和生命威脅最大的惡性腫瘤之一。非小細胞肺癌約占所有肺癌的80%,其中肺腺癌(LungAdenocarcinoma,LUAD)是非小細胞肺癌中最普遍的分型,大約占......
肺癌是人類癌癥里的第一大殺手。全世界每年有接近200萬人患肺癌。特別引起學界注意的是肺癌在東亞和高加索人兩個族裔之間有著非常大的差異。以肺腺癌為例,東亞每年有更高比例的非吸煙女性患肺癌。其次,在東亞肺......
背景:肺癌出現病理性胸膜受累(pVPI)后病理分級將會由T1升級到T2。然而,術前pVPI的CT征象是否能夠明確提示肺癌臨床T2分級尚不明確。本研究旨在確診切除性非腫塊性肺腺癌患者CT征象預測pVPI......
肺癌是發病率與死亡率最高的惡性腫瘤,而肺腺癌是肺癌的主要病理亞型。以EGFR抑制劑為代表的靶向治療及以PD1/PDL1靶向性抗體為代表的免疫治療極大地改善了肺腺癌病人的生存預后。然而,肺腺癌中惡性程度......
日前,美國國家癌癥研究所(NCI)宣布啟動BRCAExchange。這是一個匯集了全球成千上萬個遺傳性BRCA1和BRCA2基因變異信息的數據庫。大眾可以通過一個網站和一款智能手機app來獲取數據庫中......
2019年1月14日,國際學術期刊JournalofClinicalInvestigation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上海營養與健康研究院秦駿研究組與中科院上海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高棟研究組、上海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