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發育基因組學是基因組學和系統發育生物學融合產生的一個交叉學科,主要用基因組水平的大規模分子數據解析生物之間的系統發育關系,并利用系統發育原理研究基因組進化機制。基因組大量的數據信息具有“緩沖”作用,能減少系統發育重建中的隨機誤差,使得引起基因樹沖突的各種生物學因素被逐一分析,是當前重建生命之樹,解析困難系統發育關系的最有效途徑。由于大小適中、核苷酸置換率適度、容易比對、不存在旁系同源問題等優點,葉綠體基因組已經被廣泛應用于解析困難類群的系統發育關系。薔薇科包括約90屬3000種,全球廣布,具有多種世界最具經濟價值的水果,如蘋果、梨、桃、李、杏、櫻桃、山楂,以及著名花卉如玫瑰、月季、梅花。植物學家對薔薇科開展了大量分類和系統關系的研究,但由于頻繁的雜交、孤雌生殖和可能的快速輻射分化等因素的影響,該科的亞科、族、屬分類范疇仍存在很大爭議,主要分支間系統發育關系難以解析,是系統發育重建最困難的植物類群之一。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伊廷雙和李德銖研究組多年致力于薔薇目的系統發育和進化研究,相繼對薔薇目(Zhang et al. 2011,Molecular Phylogenetics and Evolution)、大麻科(Yang et al. 2013,Taxon; Yang et al. 2017, PLoS One)和蕁麻科(Wu et al. 2013,Molecular Phylogenetics and Evolution)等類群開展分子系統學研究。通過與英國皇家植物園邱園Mark W. Chase、佛羅里達大學教授Douglas E. Soltis合作,依托中國西南野生種質資源庫分子生物學實驗中心的設施和平臺,利用葉綠體系統基因組學的方法重建了薔薇科79屬132種的系統發育樹,成功解析了薔薇科各亞科、族和屬間系統發育關系。基于這棵高支持率、高分辨率的系統發育樹,估算了薔薇科及其主要分支的起源和分化時間,推斷了古氣候對薔薇科主要分支多樣化的影響。主要結論包括:1)在葉綠體系統發育基因組學研究中,序列的比對質量和模型選擇對于正確解析類群間系統發育關系至關重要;2)薔薇科亞科、族和大部分屬間系統發育關系獲得解析并被很好支持;3)薔薇科起源于晚白堊紀,之后經歷了多次的多樣化速率的變化;4)亞科和族的快速多樣化發生在晚白堊紀的溫暖濕潤的環境中,而從早漸新世以來屬的多樣化發生在干冷的環境中。
該研究對于揭示薔薇科的起源與多樣化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對進一步研究該類群進化問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也為利用葉綠體系統發育基因組學解決其它困難植物類群的系統發育關系提供了又一個典型案例。該研究得到了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項目(2014CB954100)、中科院中-非聯合研究中心(SAJC201302)、科技基礎性工作專項重點項目(2013FY112600)、中科院科技創新“交叉與合作團隊”(31129001)和云南省中青年學術技術帶頭人后備人才項目(2011CI042)的支持。研究結果以Diversification of Rosaceae since the Late Cretaceous based on plastid phylogenomics 為題,在線發表于植物學學術期刊《新植物學家》(New Phytologist)。
竹子即竹亞科是禾本科的重要分支,廣泛分布于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約有1,700種。作為一類生長快、多年生、可再生的森林資源,木本竹子越來越多被用作木材的替代品,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和生態價值。有研究發現......
科技日報北京8月15日電(記者張佳欣)據最新一期《自然》雜志報道,德國康斯坦茨大學和維爾茨堡大學領導的國際研究團隊,對動物界最大基因組的擁有者——肺魚進行了基因組測序。肺魚基因組約為人類基因組大小的3......
在南美洲發現的一種肺魚是迄今測序的擁有最大基因組的動物。8月14日,一項發表于《自然》的研究顯示,美洲肺魚的DNA包含了驚人的910億個化學堿基,是人類基因組的30倍。然而,這910億個堿基只包含與人......
近日,中國熱科院品資所牧草團隊在木豆農家種高質量基因組組裝及種子百粒重遺傳基礎解析方面取得新進展,該研究繪制了一個我國的木豆農家種D30高質量參考基因組,并通過全基因組關聯分析(GWAS)......
不同微生物的基因組指向了一個初級免疫系統的早期進化所有生物共有的最后一個祖先是一種生活在42億年前的微生物,其基因組相當龐大,編碼約2600種蛋白質,以氫氣和二氧化碳為食,并擁有一個抵御病毒入侵的基本......
7月8日,記者從西南大學獲悉,該校教授代方銀團隊首次獲得了家蠶W染色體完整基因組序列,并揭示了鱗翅目昆蟲W染色體起源與進化新機制。相關研究成果近日發表于期刊《科學進展》。家蠶性別的決定機制一直受到科學......
5月19日,重慶市農科院發布消息,該院果樹所柑橘創新團隊楊蕾、洪林、王敏、李霜等研究人員發布了國際首個血橙高質量基因組。相關研究成果以學術論文近日在國際期刊《科學數據》發表。楊蕾介紹,血橙是一種極具特......
5月19日,重慶市農科院發布消息,該院果樹所柑橘創新團隊楊蕾、洪林、王敏、李霜等研究人員發布了國際首個血橙高質量基因組。相關研究成果以學術論文近日在國際期刊《科學數據》發表。楊蕾介紹,血橙是一種極具特......
近日,我國科學家在葉下珠科藥用植物基因組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研究揭示了多次雜交與多倍化事件共同塑造了葉下珠科復雜的物種形成歷史。相關成果發表于《植物學雜志》(ThePlantJournal)。葉下珠科......
記者6日從中國農業科學院獲悉,該院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農業生物轉錄組與代謝組創新團隊發表了首個人參端粒到端粒完整基因組,解析了人參重要活性成分——三萜皂苷的形成機制。相關研究成果日前發表于國際期刊《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