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RNA在植物與病原微生物之間的相互作用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調節作用。通常成熟的miRNA會進入AGO蛋白組成的剪切復合體(RISC),通過指導靶mRNA的剪切或抑制蛋白質翻譯而負調控基因表達。之前的研究表明水稻AGO18蛋白能夠結合特異性結合miRNA成員,參與到水稻條紋葉枯病毒(RSV)的抗性反應過程,但AGO18并不具有mRNA剪切功能,因此,AGO18如何通過結合特異miRNA影響水稻抗RSV的機制值得探究。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曹曉風研究組與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李毅實驗室運用分子生物學、遺傳學以及生物信息學等手段,發現了一個單子葉植物所特有的、受RSV侵染抑制的水稻負調控抗病因子miR528,miR528能夠被AGO18競爭性結合,抑制miR528進入RISC剪切復合體,從而釋放miR528的靶mRNA AO,抗壞血酸氧化酶AO通過調節植物體內的氧化還原穩態,從而促進植物體內活性氧(ROS)的積累進而啟動下游的抗病毒通路。該研究揭示了miR528及其調控的靶基因在水稻與病毒相互作用過程中的抗病機制。
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自然-植物》(Nature Plants,DOI:10.1038/nplants.2016.203)上,文章的通訊作者分別是李毅、曹曉風,共同第一作者為李毅課題組博士后吳建國、曹曉風研究組博士后楊榮新以及北京大學博士研究生楊志蕊。參與該研究工作的還有中科院遺傳發育所儲成才研究組和清華大學教授戚益軍團隊。該研究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的資助。
進入5月,水稻陸續進入忙碌季,一片片綠油油的育秧田中葉片搖曳。水稻是否越綠越好呢?現實生產中,某些不適宜的田間管理,導致水稻葉片“貪青”,延遲灌漿結實,嚴重限制高產潛力的發揮,被稱為“滯綠”。如何科學......
華中農業大學作物遺傳改良全國重點實驗室、湖北洪山實驗室張建偉教授課題組近日發表最新研究成果,他們建成世界上首個基于同源基因的水稻泛基因組綜合數據庫——水稻基因索引數據庫。據介紹,這個數據庫如同一本近義......
雜種優勢已經在多種作物和動物育種中得到廣泛應用,但其分子作用機理和有效預測方法仍不明確。近日,廣東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雜優中心團隊在水稻雜種優勢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發表于ThePlantJo......
據英國《新科學家》雜志網站15日報道,火星土壤一般不適合種植植物,但美國科學家利用CRISPR基因編輯技術,使水稻的OsSnRK1基因發生突變,經過基因編輯的水稻能在惡劣的環境下發芽生長。研究人員稱,......
“把種質資源、創新品種作為推動水稻生物育種創新的關鍵核心,通過科技與產業化雙輪驅動,提高黑龍江水稻產業整體效益及農業綜合競爭力。”新當選的全國人大代表、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綏化分院副院長聶守軍研究員向科......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作物耐逆性調控與改良創新團隊揭示了脫落酸與生長素協同調控水稻根系響應外界土壤硬度的分子機制,為培育適應不同土壤硬度作物新品種提供了新的分子途徑和有價值的基因資源。相關......
近日,廣東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分子育種團隊在水稻泛基因組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相關研究發表于基因組學研究知名雜志GenomeBiology。該論文第一單位為廣東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王健博士為第......
近日,廣東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首次發現FLZ(FCS-LIKEZINCFINGERPROTEINS)家族基因參與調控植物開花時間,并部分揭示了OsFLZ2基因調控水稻抽穗期的分子機制,為后續培育不同......
近日,廣東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首次發現FLZ(FCS-LIKEZINCFINGERPROTEINS)家族基因參與調控植物開花時間,并部分揭示了OsFLZ2基因調控水稻抽穗期的分子機制,為后續培育不同......
中新網福州12月12日電(記者林春茵)福建福清的田野起伏連綿,風中帶著晚稻的甘甜氣息。鐘昌穗和同事們又下鄉了,他們的身影定格在田埂上,成為守望稻田的最美風景。記者日前跟隨福州市婦聯“領頭雁計劃”專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