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10月25日向媒體透露,由研究員領導的研究小組日前成功培育出中國首例轉基因獼猴。這一研究成果標志著中國科學家在非人靈長類轉基因動物研究方面達到世界領先水平,為未來人類重大疾病的非人靈長類動物模型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研究小組成員牛昱宇介紹,此項課題共耗時3年,目前成功培育了兩只轉基因獼猴,該項研究證明了一種適合用轉基因技術進行基因操縱的非人類靈長類模型,對于有關疾病機制的生物醫學研究及基因療法和再生醫學方面治療方法的開發極有價值。
由于非人靈長類在生物學、遺傳學和行為學等方面與人類的高度相似性,使之成為人類疾病理想的、甚至是不可替代的動物模型,在治療、藥理藥效的臨床前安全評價至關重要。轉基因動物模型非常適合人類疾病的研究,特別是那些因遺傳缺陷引起的疾病,轉基因靈長類動物模型能很好表達人類疾病的變異基因,這種變異不會在轉基因動物中存在個體差異,并能遺傳至下一代。據悉,此項研究已于10月12日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發表。
牛昱宇稱,由于生物學特性的差異,小動物模型,如嚙齒類很難對人類疾病的治療做出有效判斷。例如,許多神經退行性疾病(如老年癡呆,帕金森氏病)已建立了嚙齒類動物模型,但這些模型在腦內都未重現相關神經的損傷和丟失。然而,由于靈長類動物較長的生殖和生育周期,使靈長類轉基因動物模型的建立較為困難,此前國際上僅有2009年日本科學家成功獲得一例轉基因猴報道。
“老年性黃斑變性(AMD)是全球范圍內引起嚴重及不可逆視力損害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新生血管性AMD(nAMD)是90%視力嚴重喪失AMD患者的主要病因。”近日,在第二十四屆中國眼底病論壇暨國際視網膜研......
2023年8月9日,中國專注于眼科疾病的基因治療領導者紐福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稱“紐福斯”)宣布完成近7億元人民幣C+輪融資。本輪融資由長江招銀聯合光谷金控、武漢高科和光谷健康投三家國資企業,攜手廣......
美國馬薩諸塞州米爾福德,即時發布–沃特世公司(紐約證券交易所代碼:WAT)推出全新體積排阻色譜柱(SEC)產品,旨在推進基因治療藥物的開發,尤其是改善腺相關病毒(AAV)載體的分析,且與其他方法相比,......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24日報道,美國邁阿密大學眼科研究所醫生利用基因治療滴眼液,成功地使一名因患罕見疾病的失明者恢復了視力。此類療法未來或能治療數百萬人的常見眼部疾病。這位青少年名為安東尼奧·文托·卡瓦哈......
近日,美國邁阿密大學眼科研究所醫生利用基因治療滴眼液,成功地使一名因患罕見疾病的失明者恢復了視力。此類療法未來或能治療數百萬人的常見眼部疾病。這位青少年名為安東尼奧·文托·卡瓦哈爾,出生時就患有營養不......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24日報道,美國邁阿密大學眼科研究所醫生利用基因治療滴眼液,成功地使一名因患罕見疾病的失明者恢復了視力。此類療法未來或能治療數百萬人的常見眼部疾病。這位青少年名為安東尼奧·文托·卡瓦哈......
聽力損失(HearingLoss)是最常見的感覺缺陷障礙之一,影響著全世界超過5%的人口(約4.66億人),其中3400萬是兒童。聽力損失還與社會孤立的增加以及患癡呆癥和抑郁癥的風險增加有關。預計到2......
《自然·衰老》3日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單次注射壽命蛋白klotho可以改善老年猴子的認知功能。研究人員認為,這一成果或能推動klotho作為一種腦功能恢復療法的臨床轉化。認知是大腦的關鍵功能,但衰老和......
代表委員履職記“在藥物或疫苗研發過程中,需要通過動物模型代替臨床病人,來篩選和評價藥物、疫苗。而如果沒有合適的動物模型,就無法進行研究,對防止疾病感染將是很大障礙。這次對新冠病毒的研究,得......
來自耶魯大學和布羅德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發現,大約10000個遺傳信息片段的缺失使人類與我們最親近的靈長類親屬有所區別。這些保守的缺失,與認知功能和腦細胞的形成有關,表明了一種進化優勢,改變了我們基因的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