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參加了一期臨床試驗后,6人被送往雷恩醫院。
一種試驗性藥物的臨床試驗在法國出現悲劇性失誤后,已有1人死亡、5人住院。然而,在該事件于1月15日首次獲得公開承認的數天后,官方信息的缺失使外圍專家和公眾對于到底發生了什么依舊所知甚少。
“法國當局的反應并未表現得非常迅速或透明。”該國臨床試驗設計專家、國家藥品和保健品安全局(ANSM)科學咨詢委員會前成員Catherine Hill表示,法國對其他醫療事故的調查也經常不透明。
此次事件是“首次在人類身上開展的”一期試驗,旨在測試藥物在健康人群中的安全性。該藥物由一家葡萄牙公司Bial生產,目標是治療同帕金森氏癥相關的焦慮和運動失常疾病,以及在癌癥和其他疾病患者中出現的慢性疼痛。法國研究外包服務機構Biotrial在位于雷恩的設施內開展了此次試驗。
然而,美國波士頓薩福克大學法學院生物醫學法律專家Marc Rodwin認為,很多關鍵問題仍懸而未決。其中包括參與者的傷情是如何形成的——磁共振成像掃描顯示了大腦深處正在死亡和流血的組織以及試驗是否被恰當地開展。
尤其是法國當局和Biotrial均未披露試驗中所服用的藥物分子身份。Bial則表示,該藥物是一種脂肪酰胺水解酶(FAAH)抑制劑,而FAAH是一種大腦和身體其他部位產生的酶,能分解名為內源性大麻素的神經傳導物質。通過阻止這些酶,FAAH抑制劑會引發內源性大麻素(激活相同神經受體充當大麻中的活性物質,并且可能擁有止痛屬性)在身體內的累積。
過去的整個周末,一些科學家試圖確定這種藥物的身份,其中包括15年來致力于研究FAAH的英國諾丁漢大學醫學院分子藥理學家Steve Alexander及其搭檔、愛丁堡大學“藥理學指南”數據庫負責人Christopher Southan。兩人分析了Bial正在研究中的網絡版藥物清單。
他們僅發現了兩種處于一期試驗的藥物分子,其中一種符合Bial提及的治療概況,盡管它只有一個代號“BIA 10-2474”。一家法國報紙也公布了向一名參與此次試驗的志愿者提供的招募表格,其中提到了有著相同代號的藥物。“這種化合物并未在科學文獻中得到描述。”Alexander說,“因此,我們就像在黑暗中摸索。”
制藥行業在研發早期不會揭示某種藥物分子的結構是很常見的事情,盡管這種做法受到研究人員的批評。“他們會宣布處于研發中的候選藥物代號,并且隱藏其結構。”Southan表示,“我認為,是時候讓他們停止這么做了。”這種信息的缺乏使研究人員在整個周末試圖從已公開的BialZL中猜測藥物分子結構。Southan還介紹說,臨床試驗注冊信息中似乎并沒有此次試驗的登記。
很多公司已研制出FAAH抑制劑,但這種藥物并未出現在市場上,因為大多數臨床試驗證實,它們沒有什么效果。不過,此前在人體中進行了測試的藥物被證實是安全的。
一些研究人員認為,BIA 10-2474正在“脫靶”發揮作用。換句話說,它抑制的是FAAH之外的另一種蛋白。研究人員可能將該化合物進行放射性標記,并在來自尸體的大腦組織上測試它,以摸清它所綁定的蛋白。
同時,知道這種藥物的分子結構還能使科學家利用計算機預測其可能造成毒性的機制。“現在有很多復雜的計算機分析用于預測你想知道的任何事情。”Southan說。
Alexander則表示,研究FAAH通路的其他研究人員可能將更加密切地關注抑制劑攻擊其他蛋白的潛力。“在我看來,很有可能私營企業和學術機構都將認真尋找這種脫靶效應可能是什么。”
一位要求匿名的法國衛生法專家介紹說,缺乏透明度是法國調查的典型特征——調查過程往往支持保密,直到作出明確的結論。他表示,該國管理人體受試者研究的條例很強大,能為試驗參與者提供充分保護。同時,臨床試驗中的安全事故在法國幾乎未曾聽聞。一旦出現,代價通常是試驗應用的審批遭到延遲。
近年來,法國影響臨床試驗藥物審批的法律出現兩次重大變動。在2009年一種被懷疑導致上百人死亡的糖尿病藥物遭到撤銷后,法國強化了醫療安全法律:尤其是一項在2011年頒布的法律,針對參與該國藥物審批過程的人群利益沖突問題制定了更加嚴格的規定,并且賦予政府更多權力,可要求公司在藥物獲批后開展安全測試。2012年,政府通過了一項單行法,旨在簡化涉及人類研究的規則,從而加快治療進展,并且讓法國成為更具吸引力的公司開展臨床試驗的地方。
《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注冊管理辦法》規定,申請特定全營養配方食品注冊需要進行臨床試驗,提交臨床試驗報告,為此,市場監管總局于2016年制定發布《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臨床試驗質量管理規范(試行)》(以下......
全球首款“可降解鎂金屬顱骨固定系統”多中心臨床試驗于2024年6月30日在上海啟動。這一系統由上海神經外科專家會同上海一家本土科技創新企業的科學家們,歷時多年自主研發而成,填補了世界神經外科手術材料領......
6月18日,沃森生物發布公告表示,公司決定終止研發重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和重組新型冠狀病毒變異株疫苗的臨床試驗。今年4月,沃森生物終于開始清理新冠疫苗產品研究戰場。終止兩項新型疫苗臨床試驗6月18日,沃......
落實《醫療器械注冊與備案管理辦法》《體外診斷試劑注冊與備案管理辦法》《醫療器械臨床試驗質量管理規范》,指導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規范開展醫療器械臨床試驗監督檢查工作,國家藥監局組織修訂《關于印發醫療器械臨床......
5月20日是國際臨床試驗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以下簡稱藥審中心)于當日發布了《中國新藥注冊臨床試驗進展年度報告(2023年)》(以下簡稱報告)。報告截圖報告顯示,藥物臨床試驗登記與信息公......
5月27日,四川百利天恒公告稱自主研發的創新生物藥注射用BL-M07D1(HER2-ADC)單藥用于局部晚期或轉移性HER2陽性乳腺癌的III期臨床試驗已于近日完成首例受試者入組。BL-M07D1是百......
來自西班牙和美國多個機構的神經學家,研究了數千名已故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大腦數據,以及另外10000多名在世患者的生物標志物。結果表明,約15%到20%的阿爾茨海默病病例可能要歸因于攜帶兩個APOE4基......
(圖源:云上天鏡鄭太倫)記者5月3日從國家航天局獲悉,長征五號遙八運載火箭開始加注液氧低溫推進劑,探月工程四期嫦娥六號任務計劃5月3日17時至18時實施發射任務,首選發射窗口瞄準17時27分。嫦娥六號......
近日,由南開大學藥學院團隊自主研發的化藥1類新藥CP0119片取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簽發的《藥物臨床試驗批準通知書》,獲準用于治療結腸慢傳輸的臨床試驗。該項目是南開大學作為申報單位的第二項獲得臨床批件......
2024年3月8日,星銳醫藥(StarnaTherapeutics),一家聚焦靶向遞送技術及創新mRNA療法的生物技術公司,宣布其自主研發及生產的呼吸道合胞病毒(RSV)mRNA疫苗STR-V003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