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命科學與醫學部教授許超、張凱銘與西班牙分子生物學中心教授Encarna Martínez-Salas合作,利用單顆粒冷凍電鏡技術解析了人源Gemin5基因產物羧基端結構域的三維結構——十聚體,揭示了Gemin5羧基端結合mRNA并調控其翻譯的分子機制。研究結果發現,Gemin5羧基端發生突變導致其十聚體結構破壞,是引發神經系統疾病的重要原因。相關成果9月2日在線發表于《自然-通訊》。
Gemin5 羧基端十聚體冷凍電鏡結構及其調控mRNA翻譯的分子機制示意圖 中國科大供圖
Gemin5最早在運動神經元存活(SMN) 復合體中被發現,是SMN復合物中最大的亞基,其基因缺陷導致神經系統疾病的發生。
許超解釋說,“Gemin5的兩個部分分別通過結合不同類型的RNA來執行不同的生物學功能。前一部分結構與RNA剪切相關,后一部分的結構則與RNA翻譯功能有關。”
2016年,許超課題組揭示了Gemin5氨基端WD40結構域識別小核RNA(snRNA)的機制。“但Gemin5另外一半結構到底是什么樣?它的基因突變又是如何導致神經系統疾病產生,一直都不清楚。”許超說。
此次研究中,課題組人員利用冷凍電鏡技術解析了Gemin5羧基端的三維結構,發現Gemin5羧基端通過疏水作用形成十聚體。許超說,“這種由雙五聚體組成十聚體的結構在RNA結合蛋白質中還屬首次發現。”
研究還發現,Gemin5羧基端十聚體形成對結合mRNA是必需的;G5C十聚體通過帶正點的表面與帶負電的RNA以靜電方式相互作用。
“簡單來說,人體內的Gemin5基因發生突變,如果導致Gemin5十聚體被破壞或者靜電表面不存在了,就不能再結合RNA,這樣就損害了Gemin5調控神經發育的功能,從而導致神經系統疾病的發生。”許超進一步分析說。
此次工作為進一步研究Gemin5缺陷導致神經系統疾病的機理,以及Gemin5獨立于SMN復合物的生物學功能提供了結構基礎。
審稿人認為,“這個結構非常有趣,他們分析了導致疾病發生的基因突變,并且通過突變實驗支持結論。”“整體而言,這個電鏡結構具有很高的質量,這些結果對于RNA領域的研究人員具有重要意義。”
記者6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先進技術研究院獲悉,中國科大俞書宏院士團隊研制出一種新型仿生可降解復合薄膜,其高強度、高阻隔性和優異的光學性能,為食品、藥品等包裝材料領域提供了新的選擇。據科研成果轉化團隊負......
近日,廣州醫科大學-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聯合生命科學學院特聘教授、廣州實驗室研究員苗智超團隊與合作者,對來自全球18個團隊的預測進行了大規模評估,涉及23個RNA結構,包括RNA元件、適......
瑞典卡羅琳斯卡醫學院等機構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突破性的顯微鏡方法,能夠以細胞級分辨率對完整的小鼠大腦進行詳細的三維RNA分析。發表在最新一期《科學》雜志上的這種名為TRISCO的新方法,有可能改變人們對......
大多數人在感到不適時去看醫生是為了尋求診斷和治療方案。但對于大約3000萬患有罕見疾病的美國人來說,他們的癥狀與眾所周知的疾病模式不符,這讓他們的家庭進行了長達數年甚至一生的診斷旅程。但一個由圣路易斯......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11月1日報道,英國南安普頓大學研究人員正在測試一種裝配了“神經系統”的無人機。這一系統由光纖構成,就像人體內的神經系統一樣,能夠持續監測無人機結構的健康狀況,從而提升其運行效率,并減......
據中國科大新創校友基金會消息,2024年10月11日15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在東校區理化大樓東三報告廳召開全校教師干部大會。會議宣布: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中央候補委員常進院士(844校友)履新接任中國科......
記者10日了解到,國際頂級學術期刊《Cell》在北京時間9日11時發表了中山大學與阿里云合作的科研成果,研究團隊利用云計算與AI技術發現了180個超群、16萬余種全新RNA病毒,是已知病毒種類的近30......
記者10月6日從華中農業大學獲悉,該校棉花遺傳改良團隊開發出基于CRISPR/dCas13(Rx)的新型植物RNA甲基化編輯工具。研究成果日前發表于《先進科學》雜志。N6-甲基腺苷(m6A)是真核生物......
南京醫科大學教授鄭科、郭雪江和副教授林明焰與中南大學教授、中信湘雅生殖與遺傳專科醫院副院長譚躍球等課題組合作,系統鑒定了哺乳動物生精細胞RNA結合蛋白、RNA結合結構域和非結構域元件,構建其男性不育相......
親愛的同學們、老師們、朋友們:大家上午好!秋意漸濃,桂子飄香。今天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66歲的生日。在這個特別的日子里,我們歡聚一堂,隆重舉行2024級研究生開學典禮,共同歡迎新同學成為中國科大人。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