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讓我們看一下下面這張動圖↓
覺得這張圖里動來動去的綠色“長鼻子”是什么呢?你應該怎么也想不到,這是一個細菌正在大搖大擺“搶劫”DNA的場景吧!
這是印第安納大學研究者利用他們開發的最新型染料,才能在顯微鏡下記錄的珍貴圖像資料。霍亂弧菌(Vibrio cholerae)伸出不到頭發萬分之一細的菌毛,靈活地從環境中攝取DNA化為己用!研究發表在《自然微生物學》雜志上。
該機制也是細菌獲得耐藥性的一大途徑。這幫小鬼靈精,讓自己變強大可不光靠努力傳代努力突變,別人有好的耐藥基因,那就拿來用嘛!
這么一說還有點像釣魚
大部分的革蘭氏陰性菌和少數革蘭氏陽性菌表面存在著菌毛。這些毛毛比頭發絲可細得多了,直徑只有3-7nm,普通的光學顯微鏡下是根本看不到的。
這個細菌的菌毛嘛,也是分好幾種的,比如說普通菌毛,它長這樣↓
嗯,不知道為什么讓人想到了……
不管了這頭濃密的秀發能夠幫助細菌牢牢抓住附著物。比如說病原菌侵入人體的時候,就是靠著這些普通菌毛黏在組織上的,沒有這些毛毛它們可能都算不上啥大威脅。
普通菌毛也比較短,一般也就0.5-6μm,另一種特殊的菌毛就纖細窈窕得多了,它的名字也令人充滿那啥的幻想——性菌毛。
就是中間這條長~長的毛。性菌毛可長達20μm,數量也比較稀少,一個細菌只能擁有個位數的性菌毛。
這個性菌毛么,功能也故名思義,就是,咳咳……就是交換DNA啊,想啥呢!
性菌毛比起普通菌毛又粗又長,中間還是中空的。當兩個細菌遇見,確認好了眼神,一個就伸出菌毛黏住對方,然后慢慢靠近、慢慢靠近……
后面的故事有不同的版本,有人說是DNA會通過中空的菌毛轉移,也有說法認為兩個細菌會緊緊貼在一起直接轉移。
不管咋說這就完成了遺傳信息的傳遞了嘛。學者們一般認為,這就是細菌的“有性生殖”了。
不過啊,印第安納大學研究者標記的菌毛不是它倆,而是一種叫做四型菌毛(T4P)的酷炫菌毛。你問我為啥酷炫,這么甩難道不酷炫嗎……
四型菌毛可厲害了,人家性菌毛起碼還要對一對眼神你情我愿地交換,你這是一言不合看中了就直接上手搶啊!
這還多虧了研究者們去年發表在《科學》上的研究成果,新技術實現了熒光標記菌毛的同時不影響它的功能,要不我們還看不見這種強盜行徑呢!
你看,普通的顯微鏡我們普通的看,只是普普通通的一只菌,呸,兩只菌↓
歲月靜好……
但是新技術之下馬上原型畢露,霸道兇殘,手還挺快!
拿來吧你!
看個分解動作!!還挑著拿!很挑剔啊!
這些DNA被四型菌毛一把扯進了細菌里,就是從菌毛長出來的那個小洞……講真,研究者估計那個洞的直徑可能有7-8nm,而被攝取的雙鏈DNA約摸有個150bp,大概得有50nm長吧,穿過來的時候DNA不知得擠成什么樣……
第一作者Elison認為,要不是這些菌毛在,DNA自然通過這個孔洞進入細菌的機率可以說是微乎其微了。
這可一點都不有趣。這種從外部獲取DNA的行為,正是細菌得到耐藥性的一大途徑,如果給它們配個臺詞,那么大概就是,“拿來吧,你的祖傳耐藥基因!”
現在這么一看,不管是普通菌毛幫助附著增加致病性,還是性菌毛和四型菌毛從外部獲取基因,都對人類沒啥好處。
哦對了,菌毛本身還有抗原特性,最騷的操作是菌毛它愛掉啊,掉完了還能長新的,新菌毛的抗原性和舊的還不一樣……
上海海洋大學教授李晨虹團隊為為環境DNA(eDNA)定量技術的應用提供了新思路,有望提升eDNA在物種監測、生態評估及生物多樣性研究中的應用精度,未來可進一步拓展至更廣泛的生境和目標物種,并優化其在實......
記者20日獲悉,中國的醫學專家和分子細胞學專家攜手攻克了生殖生物學領域長達數十年的科學難題。他們首次在實驗室環境中成功模擬并解析了減數分裂過程中DNA雙鏈斷裂(DSB)形成的分子機制,為揭示有性生殖的......
北京時間2月19日24點,國際學術期刊Nature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原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童明漢課題組聯合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黃旲團隊的研究成果,題為“I......
近日,中國科學院國家納米科學中心丁寶全團隊在基于DNA折紙結構酶級聯反應器的腫瘤化動力治療研究方面取得進展。相關研究成果以ADNAorigami–basedenzymaticcascadenanore......
比利時布魯塞爾自由大學主導的一項研究揭示,DNA和RNA的表觀遺傳學協同調控比過去想象的更加緊密。這項發表在最新一期《細胞》雜志上的研究,結合了DNA和RNA研究結果,指出這兩種調控方式共同作用,形成......
德國斯圖加特大學第二物理研究所領導的團隊開發出可改造人造細胞的DNA納米機器人。這一創新技術能控制合成細胞中脂質膜的形狀和通透性,為合成生物學發展提供了全新工具。相關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自然·材料》雜......
在人類肉眼難以察覺的微觀世界中,微生物無處不在,它們之間的博弈與互動構成了復雜的生態系統網絡。鐵是微生物維持生存的必需元素,也是微生物之間的博弈互動所爭奪的核心稀缺資源。然而,微生物在鐵元素博弈中遵循......
京藥監發〔2024〕261號各區市場監管局,房山區燕山市場監管分局,市市場監管局機場分局,經開區商務金融局,市藥監局各分局,各相關事業單位:為深入貫徹落實醫療器械生產監管相關法規要求,進一步規范北京市......
近日,包括天津大學生物安全戰略研究中心主任、北洋講席教授張衛文在內的一個由國際頂尖合成生物學家組成的國際專家團隊在《科學》發文,呼吁謹慎并采取集體行動來解決鏡像細菌發展帶來的潛在風險。據介紹,“鏡像細......
想象一下,有一款新型疫苗,接種時不需要用針扎進肌肉注射,只需在皮膚上涂抹一種乳膏,使用起來毫無痛感,不會引起發熱、腫脹、發紅或手臂疼痛。人們無需排隊等待接種,而且其價格低廉。據最新一期《自然》雜志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