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華中科技大學教科院教授周光禮的新著《中國博士質量調查》在武漢面世。該書通過調查,披露了我國當前博士生教育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該調查對象涉及在校博士生、博士生導師、博士培養單位負責人和博士畢業生。其結果顯示:46%的博導同時指導學生超過7名,最多的高達47名,而大部分博導認為自己適合指導的學生數不超過6名;近13%的博士生每月與導師交流不到1次,甚至還有3%的博士生壓根兒沒和導師交流過。
目前,我國博士學位授予數超過美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博士學位授予國。周光禮認為,我國博士生數量迅速增長,一方面說明高等教育事業大發展,另一方面也造成博士生教育水平下降和學術質量滑坡。
也有學者提到,目前博士生規模擴張很快,教育模式的調整、改進卻不夠充分,基本上都承襲了入學考試嚴格、淘汰機制缺乏、單一導師指導方式等特點。
所謂研究生,應該是正從事或嘗試——最少也應該在學習——研究的學生。對真正以培養創新人才為己任的教育者來說,及時將潛力較差的學生分流出去的淘汰機制是自然而又必要的舉措。作為學歷教育“塔尖”的博士研究生,立足于培養理論、研究型精銳人才,更應設置嚴謹的學術訓練和考核制度。
因畢業論文無法實現“對知識有卓越貢獻”的初衷,國際一流大學博士研究生的淘汰率甚至可高達40%。而我國“嚴進寬出”的政策顯然難為倚仗。一旦博士階段成為碩士生就業的又一個緩沖期,博士培養的學術氛圍、待遇保障等又無法支持他們安心學術研究,“博士”怎能不淪落為人們努力去“混”的一個頭銜?期待我國盡快調整優化博士教育的發展速度和培養模式,盡早還其“研究生”的本義!
【解說】首屆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大會暨中國研究生教育長江論壇7月4日在武漢舉行,來自政府主管部門、研究生培養單位和用人單位、院士專家代表、導師和研究生、行業企業代表等參會。【同期】教育部部長懷進鵬學位......
在研究生階段,學校并不會教你如何管理你的時間,更多的是需要你自己摸索。但學校不教的,恰恰最重要。在讀博的諸多挑戰中,時間管理往往占據首位。根據Nature雜志對全球3200多名研究生的調查,有一半的人......
近日,美國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University)正式公布了2023年度榮譽博士學位授予名單,決定授予包括梅州蕉嶺杰出鄉賢、國際著名數學家、菲爾茲獎首位華人得主丘成桐院士在內的7位知名人士......
近幾年,隨著博士的不斷擴招,關于學歷貶值和博士就業去向的討論,一直很多。近日,華中師范大學圖書館的一則招聘公告引起熱議。招聘顯示,2023年華中師范大學圖書館文獻信息服務崗(非事業編B類崗)招聘3名人......
北京工業大學2023年本科招生首場探校活動4月7日-9日在平樂園校區開展。期間,北工大8日召開2023年本科招生政策發布會。作為在京招生人數最多的211高校,今年北工大將增設碳中和未來技術學院,進行本......
今年兩會上有人大代表建議,進一步擴大中西部地區「雙一流」高校博士生招生規模,使高端人才培養東西不均的問題逐步得到改善。并重點鼓勵高水平大學依托國家重大科研攻關任務增加招收博士或碩士研究生計劃。近日,貴......
“面對疫情帶來的新挑戰、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的新任務、世界醫學發展的新要求,我們應該深刻認識到:戰勝傳染病疫情、保障生命安全、實現全民健康,核心在于醫學發展進步。”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
青藏高原研究所陳發虎院士訴吳慶龍侵權:被惡意詆毀故意造假日前,從北京互聯網法院獲悉,現年60歲的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地理學會理事長、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長、蘭州大學原副校長陳發虎訴現年49歲的原......
每一個想要進入高校工作的科研人,都希望找到一份盡可能穩定的職位。不過,在博士數量逐年增多的當下,這并不容易。近日,北京某高校發布的2023年招聘公告明確:應屆畢業生(除個別學科)應聘教師崗位來校工作,......
回望如今的生活,“忙碌”是時代的關鍵詞,“快節奏”則是都市的主旋律。在這樣一種情境下,我們不可避免要忽視一些事情,也會對一些狀況的發生倍感無奈。比如歲月流逝下,肌膚的衰老。很顯然,關于這一點,女性朋友......